第106章 谋贼財

按照市价,每张空白度,隆庆时价值六两白银。

因为万历七年,张居正禁止朝廷再卖度,导致民间空白度价值上涨。

如今每张已经涨到十两白银。完全可以作为大额货幣使用。

他看了一眼寧採薇,发现寧採薇也若有所思。

“方大哥,东山寺有多少度可卖?”

果然,寧採薇主动问起方鉴。她是绝不可能放过任何商机的。

她歷史不好,但是对於度,却比朱寅了解的更多。

因为度在中国歷史上,属於一种变相货幣,是《中国货幣史》中讲解的內容。

她学过《中国货幣史》,自然知道度的价值。

这是古代最坚挺的纸幣,从唐朝到清初,行使货市功能长达一千年。

直到乾隆初期,度还在作为货幣流通。

接下来,度价格会继续上涨。寧採薇记得,万历二十年之前,度价格会突破二十两!

明年就是万历十六年了。

也就是接下来几年,翻倍!

暴涨的理由是,民间迟迟等不到朝廷重新卖度的政令。耐心消耗殆尽度就暴涨了。

问题是,朝廷接下来会不会重新卖度,谁也不知道,这就使得度的价值走势很不確定。

可是寧採薇恰恰知道,整个万历时期,度的价值都在上涨,

起码二十年之內,度的价值仍然很坚挺。而白银隨著海外的流入,反而在贬值。

如果將卖果赚取的剩余资金,全部用来投资度,那么三年之后,她能赚取更多的钱。

度的做工,比宝钞精良的多,不容易损坏。

截止到现在,明朝积累的空白度,存世量应该有十几万道。

这个盘子其实很小,也就一百多万白银的市值。

可就算只收购上万道,几年之后她也能赚十万两!

如果有法子收购更多的度呢?

这个生意,傻子才不干!

方鉴不知道寧採薇为何关心这个问题,回答道:

“那就不知道了,估计有几十道吧。东山寺也算大寺了。”

寧採薇点点头,心中盘算著。

如今的空白度,主要在寺庙、钱庄、大商人手里。

大商人持有空白度,是为了便於携带,大额支付,类似清朝的银票。

所以他们,是不会轻易出让度的。

那么吸筹对象,主要就是寺庙和钱庄。

还好,不在散户手里。只要筹码在寺庙、钱庄这种机构手里,她吸筹就方便的多。

但问题是,她没有资金!

她手中的这点银子,是投资果厂的本钱,不能动。

寧採薇想到这里,不禁开动脑筋起来。

朱寅看到寧採薇的表情,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

她一定是从度中发现了商机,为本钱发愁了。

朱寅忽然心中一动,问方鉴道:“那个强盗绿头陀呢?”

方鉴认真回答道:“绿头陀本是僧人,因为吃喝赌,还杀了两个女子,结果落草为寇。”

朱寅闻言毫不奇怪。

因为明朝僧人,作恶者极多。

史书记载,成化年间强盗“多系僧人”。弘治年间“盗贼多僧”,“为奸、

为恶、为盗者,殆不可胜数。”

讽刺的是,明朝僧团规模的暴涨,反而导致了佛教在明朝的衰落。

却听方鉴继续说道:“后来潜伏到五十里外的宝华山,纠集百十个亡命之徒,出没山林,打家劫舍,剪径杀人,谋財害命。”

“官府多次上山剿贼,奇怪的是总也逍遥法外,倒是让那贼廝作恶了十余年,奈何他不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