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我会记住,这个夜晚(154W字更新!

“那没办法啊,现在《跳起来》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稳定产出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平台,要么就是传统文学杂志,可是传统文学杂志上的小说又不够商业化,这就是一个故事市场的中空地带。网络小说虽然火,但全都是大长篇,跟不上现在各个平台要布局精品短剧的需求,更跟不上电影公司对电影故事的需求。”陆严河说,“我们也没有想到,《跳起来》会做到这一步。”

刘毕戈:“最关键的是,它还网罗了国内最会写故事的一帮作者。”

“因为没有别的平台。”陆严河说,“以前纸媒兴盛的时候,多少短篇小说冒出来,现在的数量,不过是十中一二。”

两个人一边闲聊着,一边看着颁奖典礼。

随着一个个奖颁出去,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最佳导演奖的颁奖在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的前面。

临近颁奖的时候,刘毕戈忽然就不说话了。

他紧张了。

刘毕戈拍了这么多部电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过飞鸿奖的认可。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墙外开墙内香的导演。

国内奖项给予他的认可,远远不如国际上的奖项给予的多。

这一方面跟他资历尚浅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每一次运气不好有关。

这几年,有一说一,国内的电影爆发得有点厉害。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又或者是《定风一号》这种两边都取得好成绩的电影,非常多。刘毕戈拿不到奖,还真不是他被看轻了,是竞争环境太卷。

这一次,刘毕戈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生息》导演俞琴、《泥泞》导演华韵和《霓虹》导演邹云志。

这三部电影,前者跟《定风一号》一起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后两者是荷西电影节的获奖作品。

五个提名者,四个国际四大电影节出身,最后一个是今年票房大爆、观众口碑也很好的主旋律电影《红日》的导演沈易。

同样,也是谁拿奖都说得过去的提名格局。

有一说一,放在五年前,这样的格局都出现不了。什么时候中国电影一年就可以有这么多在国际电影节冒头的电影啊,一年能有一两部都不错了。

总体来说,陆严河觉得刘毕戈的希望最大。

一方面是刘毕戈已经提名过好几次,资历已经积累在这里了,另一方面,《定风一号》是所有提名电影中,综合艺术成就和票房口碑成绩最好的作品。

陆严河同样屏息凝神,听着颁奖人念出获奖人的名字。

“《定风一号》,刘毕戈!”

陆严河第一个惊喜地握紧了拳头。

他转头看向刘毕戈,刘毕戈整个人都身体轻松了,长长地吁了口气。

“拿奖了!”陆严河笑着捏了捏刘毕戈的手臂,“赶紧上台领奖吧。”

刘毕戈一把抓住陆严河,搂着他抱了一下,起身,又和温生明抱了抱,往台上走去,整个过程,他都握紧了自己的右手拳头。

-

“这个奖肯定是刘毕戈的,毋庸置疑。”在台下,另一边,也有人在安慰俞琴,“今年《定风一号》代表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形势大好,国内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拖后腿的。”

俞琴撇了撇嘴。

“算了,我们哪能跟主旋律比呢。”

“没事,导演,懂的都懂,去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你,不是他。”

俞琴说:“接下来的最佳电影估计也是《定风一号》的了。”

“应该是。”

“真没意思,拉我们一群人来陪他们唱戏,我就不应该来的。”

“导演,慎言啊。”

“慎什么慎,我又不靠他们吃饭。”俞琴脾气一向古怪,她这么说,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俞琴忽然想到什么,转头看向卫雪。

“没事,你仍然有希望拿奖。”

这位被她从剧场找到的女演员,第一次主演电影,就是《生息》。

卫雪笑着摆摆手,说:“能提名就已经很好了。”

俞琴说:“你陪我一起这么长时间拍了这部电影,值得一个最佳女主角。”

卫雪:“导演,你能够在我失业的时候给我提供一份工作,我已经很知足了。”

“你还没有跟经纪公司签约吗?”

“还没有。”卫雪摇头,“没有人来找我。”

俞琴看着卫雪今天身上穿着的裙子,也是,甚至都不是礼服。

《生息》这部电影,并没有为卫雪带来多少知名度。

国内票房不过 ,也没有赋予这部电影更好的票房成绩。

俞琴说:“等会儿我带你去认识一下陆严河,他的经纪人陈梓妍开了一家经纪公司,如果你能够签到他们的公司,对你也好。”

卫雪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

俞琴看到她露出这样的表情,问:“怎么了?你以为我跟陆严河关系不好?”

卫雪想说“不是吗?”,毕竟刚才她对《定风一号》的刘毕戈拿奖这件事,很不服气的样子。

“我只是看不惯这些评奖的风气。”俞琴说,“陆严河人还不错,我跟他打过很多次交道,认识这么些年,他还算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虽然他不纯粹。”

“不纯粹?”卫雪一愣。

“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很伟大的演员的,但是他演了太多不值得演的戏,浪费了他的表演。”俞琴神色淡然,“这些你不用管,都跟你没有关系。”

卫雪没有说话,主要是对于这些话,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

最佳导演奖之后,就是最佳女主角。

卫雪虽然自己说着“提名就知足”,但到底是紧张的。

她说的知足不是假话,她形象不够好,演技也没有好到出类拔萃的地步,不然,不会一直待在剧院里演戏,直到他们的剧团倒闭。

本来以为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却在这个关键时候碰到了俞琴,被这位大导演挑去演了《生息》,突然就闯入了国际舞台。

如今,又提名了飞鸿奖。

简直跟做梦一样。

哪怕没有经纪公司来签她,出席颁奖典礼,也只是穿了一条自己买的、看上去像礼服的裙子,跟周围的人群有些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寒酸”,她仍然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了。

但这不影响她内心深处,仍然隐隐约约有些期盼,期盼自己有可能从于孟令等人手中,拿到那个奖。

“获奖的是——”

卫雪感觉一口气憋在她喉咙里,快要出不来了。

再不说的话,她要窒息了。

“《犹豫人生观》,于孟令!”

一口气吁了出来。

尘埃落定。

奇迹没有发生。

卫雪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鼓起了掌。

为别人鼓掌。

-

陆严河转头对温生明一笑。

“温老师,下一个奖就轮到我们了。”

温生明握住陆严河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随遇而安。”

陆严河点头。

他看着台上的于孟令,她靠着这部电影,在前年年底的比卡洛电影节拿了最佳女演员奖,如今,又首次拿下飞鸿奖最佳女主角,作为国内的文艺片女神,大众知名度这几年算是越来越打开了。

他由衷地为这位女演员鼓掌。

陆严河欣赏江玉倩这种不懈打拼的女演员,也欣赏于孟令这种坚持自我的女演员。

在这个流量时代,于孟令是真正做到了不为利益所动、只拍自己想拍的戏。

《胭脂扣》后,她的大众知名度可以说一夜暴涨,但她既不参加综艺节目,也没有接别的戏,而是接了一部《犹豫人生观》这样低成本的艺术电影——

没热度,低片酬。

用一句说烂了的话来形容,于孟令确实有点“人淡如菊”的意思了。

除了她自己在意的,其他的名利,都不为所动。

-

颁发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的颁奖嘉宾,是宁秀莲。

她款款上台,介绍每一位提名的男演员。

陆严河默默地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恢复了平静。

这时,在媒体间接受完采访的刘毕戈拿着奖杯过来了。

“获奖的是——”宁秀莲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卡片。

刘毕戈弯腰准备坐下,眼睛盯着宁秀莲。

“《定风一号》——”

刘毕戈瞬间又站了起来。

陆严河已经转头看向了温生明。

温生明也转头看了过来。

“陆严河!”

刘毕戈拿着奖杯和证书的双手举了起来,发出一声欢呼。

陆严河也惊喜地张大了嘴。

温生明笑着拍拍他的后背,说:“恭喜,快去领奖!”

陆严河猛地抱住温生明。

温生明笑意从眼底泛了出来,他一直拍着陆严河的背,哄孩子一样,“好了,赶紧上台了。”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恰好与坐在温生明旁边的陈品河目光对上。

陈品河姿态优雅从容地坐在位子上,轻轻鼓掌,面带微笑。

陆严河在与他目光交接的那一刻,瞬间敛下眼帘,遮蔽几乎是生理反应一般的锋芒。

他起身,又跟刘毕戈抱了一下,一溜儿小跑上了台。

“我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表演奖,就是在飞鸿奖得到的,那是我第一次演电影,飞鸿奖就给予了我一个巨大的鼓励,现在,它又给了我一个鼓励。”

陆严河从宁秀莲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面朝观众席,目光落在众人身上,笑得意气风发。

“但我本来以为,今天晚上上台领奖的人不是我。”陆严河深吸一口气,“相信所有跟温生明老师一起演过戏的人都明白我在说什么,当我以为我真的是一个表演天才的时候,遇到这样一座大山,我就像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遇到了怎么也翻不出去的五指山,他的表演,如海纳百川,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温生明在台下摇手。

台下却响起一阵掌声。

“当然,我不是说我演得不如温老师,温老师也不会允许我这么说,因为好的表演,永远是对手的相互成就。”陆严河说,“我在《定风一号》中,完成了我自己对于表演技术上的一次蜕变,也让我对表演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温老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指导,是一种让我可以完全放开手脚来尝试的包容,无论怎么演,都不用担心他接不住。所以,在电影里,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我。”

“这需要信任,需要包容,需要肯定,也需要支持。”陆严河转头看向刘毕戈,“这也完全需要感谢你,刘毕戈,演了这么多年戏,只有你还会在现场用批评、指责、挑衅甚至是羞辱来刺激我,也只有你明白,我每一次的改变,是想要抵达什么样的终点,所以,这部电影,我演得一点儿也不气定神闲,我仿佛被关在炼丹炉里的孙悟空,每一场戏都在遭受很多的精神折磨,好在,最后我也练出了我的火眼金睛。”

“作为一个总是被称作天才的演员,我总是一边觉得不好意思,一边感到得意忘形,还好,在这条路上,总是有一些同行者,真正地走在我的身边,提醒我,我不是站在神山上,我是走在路上,无论如何,也要脚踏实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