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我会记住,这个夜晚(154W字更新!

王霄也笑,说:“你是大腿。”

陆严河:“早知道你愿意来做这个,我就把你挖到灵河来了。”

这是玩笑话,也是客气话。

王霄说:“没事,以后我们一定要找项目合作,我一样给你打工。”

陆严河点头,说:“这个可以有。”

这些话,说得挺客气,仿佛在这之前,两个人都很久没有交流了似的。

这话当然也是说给周围人听的。

他和王霄之间的交流,从来就没有断过。

灵河好多影视项目,北极光都是有投资的,包括北极光电影。

份额能留给他们,一是双方合作已久的香火情,二也是王霄作为北极光电影的负责人,跟陆严河的私人关系,远不是北极光其他人能比的。

李治百会接下郑希莫导演的《人之逆旅》这部文艺片,背后也有陆严河、陈梓妍等人的牵线搭桥。

不然,哪有那么容易就请到李治百。

如果去仔细研究几个演员参与的项目,就会发现,其实,看上去很多演员参演的项目来自不同制片人、不同导演,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彼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同一资本阵营。

陆严河、李治百和王霄,灵河、北极光,这些当然不算属于同一资本阵营,但却因为这些人之间的联系,他们却是绝对属于同一利益阵营的。

演艺圈也是个人情社会。

人情不是永远都是个贬义词,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可信度”。

李治百信任陆严河,陆严河信任王霄,王霄因为对陆严河的信任,在陈梓妍的建议下签下了郑希莫,然后,又让李治百成为了郑希莫新片的男主角。

这就是一个人情圈。

它就一定是糟糕的吗?

未必。

王霄拉着陆严河到一旁,小声说:“之前你回我的邮件,我看了,你真的觉得做网络大电影的前景不明朗吗?”

“目前很不明朗。”陆严河说,“但是,如果是养团队,我觉得可以做。”

王霄说:“北极光电影现在确实定位有点模糊,我跟林总也沟通过,到底是要把北极光电影做成一家传统的电影制作公司,还是作为北极光的补充业务版块,林总也还没有想好。”

“因为北极光电影起步太晚了。”陆严河说,“其实每一家视频平台都在布局电影版块,电影版块虽然净利润不显眼,可是你也知道的,电影它本身对于任何一家大型传媒公司来说,都有着更广泛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财报、对于整个集团的市场经济而言,它是可以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林总不是没有想好定位,是电影这个行业本身就是砸钱厉害、回报极小,对北极光来说,北极光电影如果不能挑战传统的电影公司,在电影市场真正攻城略地分杯羹,那还不如就仅仅作为一个业务版块,先吊在这里,看看行情,蓄势待发。”

王霄点头:“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样,不过,我终究还是想要做一些东西出来。”

“其实,你背靠北极光视频,有着最好的平台资源。”陆严河笑了笑,“之前马致远的那部《身陷丑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影,不是一定要投资高才能够获得大回报,只要资源用在刀刃上,用话题度,也一样能博取关注,但如果是我做《身陷丑闻》,我就不会只赚这点快钱,就像跳起来剧场一样,它每一部戏的利润可能都不超过一百万,但是,它每年都有四十多部,加起来,利润一样可观,关键是,品牌建立,观众留住了。”

王霄:“你的意思是,我做网大,也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跟以往那样的做法?”

陆严河点头:“网大在观众心中已经留下了粗制滥造的印象,这是毁根基的事情,《身陷丑闻》是靠着马致远这个曾经的顶流以及跟自身相契合的题材,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让大家想要凑热闹。如果你能给北极光电影的网大,做一个品牌,一个栏目,或者说一个系列,举个例子,比如《十七层》这样的闯关类惊悚题材,去吸引钟爱某一类题材的观众,未必不能做出来。现在视频平台的网大,不就基本上聚焦于惊悚恐怖这一类吗?因为大浪淘沙,发现这一类在下沉市场有着固定的观众底盘,总有赚头。但问题也还是在于没有人想要去把这些电影做得更好一点,上限有限,没有卷起来,所以,对于观众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粗制滥造的阶段。”

王霄点头。

“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去琢磨一下。”

陆严河又说:“另外,你现在虽然手头资源有限,资金不够你开很多电影,但就像郑希莫导演的新片这样,如果北极光电影真的能够在小成本文艺片这一块打开局面,那李治百也可以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很多的偶像演员,都希望能够踏入电影圈,其他电影公司的门槛那么高,北极光电影完全可以牵线搭桥组班子,要说拍摄资金,很多偶像演员背后都是有资本支持的,总而言之,手头资源有限,但你可以调动的、置换的资源,在北极光这个平台,我认为是庞大的。”

王霄明白,点了点头。

“再者,既然跳起来剧场在剧集这一块能成功,为什么不能在电影这一块成功呢?”陆严河笑了笑。

-

“我现在确实也在订阅《跳起来》这本杂志,但是,你们这本杂志上的小说,也太抢手了。”

《楼上》的导演黄泵在见到陆严河之后,跟陆严河吐槽。

“我看中了好几篇小说,想要买下电影改编权,结果都被人捷足先登了。”

陆严河说:“导演,抱歉,确实,《跳起来》的小说现在是挺抢手的,很多公司、制片人、导演和编剧都在盯着,尤其是很多的作者,他们的新作基本上都是还没有发表就被送到了关注他们的人手里,提前拿下了改编权,黄导,如果你有特别喜欢和关注的作者,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也会在他们有了新作之后,第一时间寄给你的,不用等到杂志发表那一天,你才能看到。”

黄泵:“我说呢,为什么我看中的每一篇小说都那么快被抢走了,原来还有这一套。”

他说:“那我不跟你客气了,真有几个作者,我觉得他们写的故事对我胃口。”

黄泵这样一个看上去过于“仙风道骨”的导演,也不跟陆严河客气,马上就把几个人的名字告诉了陆严河。

陆严河当即发给了陈思琦。

黄泵:“你把我最喜欢的演员刘特立老师抢去拍了《小鬼当家》,搞得刘特立老师都没有时间来演我的戏了,你是不是要赔我一个演员?”

“哈?”陆严河一愣。

“我有个角色,请你来客串一下,怎么样?”他对陆严河挤眉弄眼。

这个每天穿得像个道士的导演,完全没有名导的风范,反而像个招摇撞骗的算命先生。

陆严河不禁笑了。

“黄导,什么客串角色?”

黄泵说:“嘿嘿,一个扫地僧。”

“啊?”陆严河一愣。

黄泵:“怎么样怎么样?客串一下,三天就够了。”

陆严河哭笑不得。

“我总得先看看剧本啊。”他说,“扫地僧是个什么角色,我也不知道。”

黄泵:“一个隐士高人。”

“武侠题材啊?”

“对,民国武侠。”黄泵点头,“因为主角用的全是新人,没办法,只能请你们来站站台,免得上映的时候,影院都不给排片。”

陆严河其实挺喜欢黄泵这个导演的。

他拍的《楼上》,让刘特立拿下影帝,演戏多年,终于跻身市场一线。

这个导演的风格,就是市井气味特别浓,又特别地道。

只是现如今陆严河真不敢乱客串。

他对黄泵说:“导演,你把剧本先给我看看吧,角色合适,我就去客串,就怕那角色我演不了,我还年轻呢,不是什么角色都能演。”

黄泵:“你这么说,其他演员怎么活?”

“你还是先让我活下去吧。”陆严河无奈地说,“你这么捧杀我,我怎么混?”

黄泵拍拍自己的嘴。

“算我嘴巴秃了皮了。”他说,“那回头我把剧本发给你。”

“行。”陆严河点头。

黄泵这才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对了,我听说你跟陈品河不和?”

“啊?怎么了?”陆严河问。

黄泵说:“我这部电影,有个角色也想找他客串来着,不过也不知道他答不答应,你介意吗?”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他是个麻烦人,我不想跟他牵扯到一起。”

黄泵:“那行,我懂了,你先看剧本吧,你给我个信儿,你要愿意来我就不找他了。”

-

跟老朋友寒暄,跟新朋友认识,等陆严河落座,都已经是二十分钟以后的事情了。

让陆严河意外的是,他的座位跟陈品河的座位,竟然就隔着温生明一个人。

挨得也忒近了。

陆严河的团队从来不跟活动举办方确认座位、排序这方面的事情。

不事儿。

以前陆严河觉得这是他的一个美德。

他现在忽然觉得,有的时候,提前确认一下座位也不是坏事。

可别哪一天把他跟陈品河安排在一起了。

陆严河坐下的时候,陈品河已经坐下了。

温生明却还没有过来,两个人中间的位置空着。

所以,陆严河一坐下就转头看向左边,和坐在他左边的刘毕戈热情洋溢地聊起了天来。

刘毕戈惊讶于陆严河突如其来的热情——都老朋友了,突然这么热情,心里只会有点发慌。

但是,刘毕戈的眼角余光瞥见陆严河脑袋后面的陈品河,也就反应过来了。

刘毕戈冲陆严河挑了挑眉毛。

陆严河说:“其实,苗月今天应该过来的。”

刘毕戈说:“苗月她妈妈今天做手术,她得陪着。”

陆严河一听,马上一愣,问:“做什么手术?”

“长了个小瘤子,良性的,别担心。”刘毕戈说。

陆严河松了口气。

刘毕戈说:“其实我最近也在琢磨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陆严河问。

“你的故事。”刘毕戈说。

“啊?”陆严河掀起眉角。

“我总觉得你的故事挺适合拍成电影,太传奇了。”

“算了吧。”陆严河摇头,“我的故事有什么适合拍成电影的,一路顺风顺水,也没遇到什么挫折,就是个大爽文。”

“呵!”刘毕戈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真是活久见了,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说自己的人生是个大爽文。”

“不然呢?”陆严河说,“哪个演员像我一样,刚开始演戏,就碰到了一个首部作品就拿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导演,《暮春》是我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就获得这么大的荣誉,你说我是不是顺风顺水?”

刘毕戈:“……我本来想骂你臭不要脸的,但是如果我这么骂了,我感觉我把我自己也给带上了。”

陆严河点头,“你说的没错。”

刘毕戈:“但是你真的觉得你顺风顺水吗?所有人都把你看作励志传奇。”

“我只是起点不高而已,但是我基本上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这还不叫顺风顺水,那我觉得我太贪心了。”陆严河说,“非得一出生就给你喂金钥匙才叫顺风顺水吗?”

刘毕戈:“你看看,你这话说得就很像电影台词。”

“我不介意你把这些台词写进你的剧本里。”陆严河说,“但是不要以我的故事改编成电影。”

“行吧。”刘毕戈叹了口气,“拍完了《定风一号》,后面我突然一下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想法了。”

“先休息一下呗,休息好了,自然就有想法了。”陆严河说,“你这几年一直连轴转,几个项目之间都没有歇口气,肯定会遇到创作困境啊。”

“那你怎么没有遇到呢?”刘毕戈狐疑地问。

陆严河笑,“因为我是天才,每天都有很多的故事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根本不需要我费劲儿去找。”

刘毕戈点了点头,说:“也是。”

竟然就这么认同了。

陆严河:“你这个时候突然煞有其事地说一句也是,显得我真的是一个很自大的人。”

“我要是在这个时候说一句你臭不要脸,那我就真的挺不要脸了。”刘毕戈也笑,“我现在忽然觉得,你跟思琦做《跳起来》这个杂志也挺牛的了,是未雨绸缪吗?作为现在国内最畅销的杂志,这么多人都在这本杂志里找故事,我都每期在订阅。”

陆严河:“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已,那个时候我们才高中毕业,我自己都还没有开始做演员呢,哪里有那么长远的想法。”

“只能说,你做演员这事,老天都在帮你。”刘毕戈说,“令人嫉妒啊,苗月说,现在每个月都有公司拿着《跳起来》上发表的小说,找她改编剧本,将近三分之一的项目,都是从《跳起来》上找的故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