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刺杀

通过此战,让奥匈帝国必须一劳永逸的主动解决塞尔维亚乃至整个巴尔干半岛的问题。

露西亚帝国的覆灭,对于奥匈帝国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没有了露西亚帝国在后面撑腰,高卢人或者布列塔尼亚人就算想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那也是鞭长莫及。

当两人不欢而散,康拉德愤怒的离去后,大公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和这位帝国陆军总参谋长的关系,并非像现在这样充满矛盾。

对方能在1906年出任奥匈帝国总参谋长,正是得益于自己的推荐和支持。

而这个‘好战分子’在因过度好战在1911年被免职后,也正是自己帮助他在1912年官复原职.

在这段时间,斐迪南大公和康拉德都认为,双方是推动帝国前进的并行者,大公也是康拉德尝试对内进行军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只不过日益凸显的政见分歧,让他们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

康拉德是著名的鹰派,这在整个帝国乃至巴尔干半岛都不是秘密。

他一直主张通过武力解决塞尔维亚和巴尔干半岛问题,斐迪南大公则对此持反对态度。

而大公自己此前在主持和平吞并波斯尼亚后,其实一直试图将波斯尼亚人引入权力中心。

以此来将奥匈帝国转变成一个‘三元帝国’,并在未来变为联邦制.

但这个构想不仅和康拉德的主张背道而驰,更是遭到了帝国内部其他势力——尤其是布达佩斯方面的反对。

而吞并波斯尼亚的举动,也让塞尔维亚人对其恨之入骨

看着自己的丈夫面带忧愁的长叹了一口气,站在他身边的大公夫人索菲亚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

“弗朗茨,别这样,士兵们都看着你呢。”她凑到他耳边小声提醒道。

妻子索菲亚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将斐迪南从繁杂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他看到自己妻子用眼神示意他,不应该在受阅的士兵面前,流露出这样忧愁的表情。

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大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自己这位出身于波希米亚伯爵家庭的夫人,虽然因为未达到奥匈帝国皇室联姻的等级标准.在维也纳的宫廷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甚至无法与自己共同出席大部分官方活动。

但她却是个有分寸、有想法的女人,总能在关键时刻,给自己一些提醒和建议。

这也是为什么,自己当年会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和她完婚的原因。

这次受邀前来萨拉热窝检阅部队,也是难得能让夫妻二人,在公开场合共同露面的机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