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意思吧。有的凶手是喜欢用一成不变的杀人方式,有的人就喜欢试验。”
“试验也是有风险的。”徐泰宁也不等打印了,让人拿了pad,也开始在上面翻。
一时间,现场都是翻阅页面的声音,或者pad,或者纸质文件。
“巴江焚尸案,就是那起b级相似度的案子,我认为在侦查阶段,也可以暂时判定为是同一系列案中的一起。”柳景辉此时发言,接着就开始说一些字里行间的细碎的信息,以推理凶手相同。
江远和徐泰宁听了一会,都表示认可,于是,李慧敏案升级为系列案,涉及地点分别是梅洋、谷旗、立元、宁台和巴江,总计五起案件。
五起案件都是命案,但除了宁台县的案子,其他四起案件都没有焚车。不过,谷旗和梅洋的案子是入室,立元和巴江的案子都是野外焚尸,虽然不确定交通工具是什么,但劫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徐泰宁于是一边安排人手正常跟进这几起案件,一边又派人去立元和巴江,调查相应时间内的失车案。
与此同时,徐泰宁又将凶手身高1.8米, 。这条信息得到了多重验证,到现在,就又是一条线索了,与十几年前的命案积案、入室盗窃和劫车类的案件比对,说不定又能发现新的线索。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除非人多。
徐泰宁这边一条命令,放到任何一个市县,起码需要好几个人排查,重视的有余力有想法的说不定要派出十几个人搜故纸堆,粗粗一算,这就是上百名警力的投入。
换成普通的专案组,总共二十多三十名警员,就算有这样的线索,最多一个县市派两个人去跟进,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请对方配合,最好再借一两个人陪同,即使如此,没日没夜的刨,除非全员出动,否则,几十个县市跑几个月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