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凶手先是寻找一些便利机会,进入人家暴力犯罪,那也没必要开始就杀人吧。”徐泰宁接着问问题。
柳景辉“嗯”的一声:“你要问我,凶手是怎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是犯罪侧写类的玩意,我能回答的就是,在凶手开始杀人以后,他是有意识的选择了流窜作案的,否则,以 ,跨市区的流窜容易,跨省的流窜,而且是全国性的流窜?不是有意识的行为的话,不太容易解释。”
柳景辉设身处地的为凶手考虑,道:“他每次做完案,首先就是一个逃亡的身份,其次还要销赃,能忍住不连续犯案一次性销赃,而是先流窜,算是有点脑子的。到了李慧敏案,都可以视为再一次的犯罪升级了,他是面对两名受害者,还是胁迫受害人驱车千里,这个过程,很难把握。当然……他也可能是有团伙。出租车劫杀案经常是有团伙的。”
某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往往是有其内在成因在里面的,就好像远嫖近赌一样,抢劫出租车也最好是团队合作的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出租车司机被抢多了,容易藏着武器反击,主要是为了震慑司机,多人抢劫容易使其放弃反抗,也降低抢劫人员的成本。
“流窜作案在当年确实是个好主意。团伙的问题也要考虑。”对徐泰宁来说,流窜作案也是非常麻烦的。事实上,对任何一名警察来说,流窜作案都是比较难以处理的案件,侦破经常凭运气和审讯。
话说到这里,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江远。
江远适时抬头,他刚刚一直在pad上扫照片,此时让王传星将标记的几张照片放出来,道:“我刚刚看了下另外几起评价c的案件,其中一起找到的足迹,符合嫌疑人特征,能够认证同一。”
“我看看。哪一起?”徐泰宁立即问。
“立元市的案子。”江远让王传星去打印资料,同步说明道:“也是杀人焚尸,但是在野外,用的汽油,尸体焚烧的很厉害,现场没有车辆,但有足迹给烤硬了留下来了。”
“李慧敏案也是野外。”柳景辉补充了一句,再微微皱眉,道:“这个凶手,当年应该是在做尝试。”
“研究杀人吗?”徐泰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