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政策是有迟滞性的!
即便有想法的企业,也会观望观望,确定四万亿政策明确,补贴清晰,确保不会随时叫停,全部考察清楚了,才会立项。
这时候,就年底了!
项目立项,走流程,做规划,拿地,融资,贷款,银行放款,再快都要几个月。
等到正式启动,下订单,就明年第二季度了!
前前后后,没有三四个月,都不行。
没办法,项目都没搞定,谁敢提前下订单?
下了单,发了货,钢材放在哪里?
几千万的资金占用,利息都是一笔巨资。
也正是因此,钢材价格,房价,股价,今年年底,明年第一季度都只是微微涨。
到第二季度,众多项目集体开工,消费集中爆发,经济才开始v型反弹。
股价,房价,全面v型暴涨!
不过钢材不同,明年四月份,反而最低!
等到明年三四月份,虽然政策落地了,基建开始启动,订单逐步出现。
但那时候的钢材库存积压量,也已经到了最恐怖的时候!
各大钢厂到了最穷的时候。
都开始抢订单,大量出货,清库存,相互压价。
结果导致钢材的价格不仅不会上涨,反而开始暴跌。
王君山记得,明年三月,四月份,和现在的价格差不多,甚至还低。
等到五月份,库存清理了一些,钢厂有钱了,订单越来越多,才开始触底反弹!
未来仓储需要抢先拿下各种补贴,等不到明年第二季度再动工,只能稳着来,现在就砍一个最低价。
比明年四月份还低的价格!
作为这半年来的唯一超级大单,大宗量采购,再降价10%,都没有任何问题。
经过几番措施博弈。
最终, ,分给了四大钢厂。
多种钢材,均价 。
这个价格,可以说超低。
不过发货时间,都是弹性的。
毕竟现在项目还没动工。
如果是小单,自然压不到这么低。
但经济危机+库存爆仓+唯一超级大单,那只能压低。
更主要的,未来国际大仓项目,全国都在盯着,官方和地方,都想促成。
这种势不可挡的大项目,风险很小。
采购部迅速与四大钢厂签订订单。
随后的几天,整个未来科技都忙的不可开交。
尤其是未来物流部门,所有人都派了出去,去考察,去谈判。
而各大城市为了抢下国际大仓,更是用尽了浑身解数。
一次性把政策给足,诚意给足的城市,或者竞争比较简单的区域,自然能优先敲定。
比如济州国际大仓和滨海国际大仓,都迅速敲定。
不过津门国际大仓和帝都国际大仓,就有些让人为难了。
为此,再度召开了高层会议,未来物流部门的员工,都出现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