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1章 划时代的发明(第一更,求订阅)

翻看着报告,李毅安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也没办法,非洲那地方,除非有精神加成,否则,战斗力从来都不堪一击的。

前殖民时代时,一群白人就可以征服几十万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独立之后,几个白人就可以颠覆一个国家。

在这种的地方打代理人战争,除非是人口处于劣势,否则,以黑人的战斗力来说,根本就不堪一击的。

“不能再调兵过去了,昆仑岛那边将来还是能派上用场的。让他们发挥一下,让俄国人陷入游击战的汪洋大海就好,至于攻城掠地……重要吗?”

既然是放血,又何必拘泥于形势呢?

只要俄国人下场了就好,人不下场,武器和资金下场也是胜利,

心里如此寻思着,李毅安又继续翻看着另一份报告,相比让人极其无奈的代理人战争,这份来自太空探索公司的报告,反而更让人欣慰。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实用的全流量循环发动机啊!”

看着报告上的文字,虽然字数不多,只是的提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一台试验型全流量循环发动机,向太空发射了一枚小型试验卫星。

这个报告内容不多,但是信息量非常大啊。

全流量循环发动机!

这绝对是火箭发动机中的王者——它最终极形态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这种循环设置了两个预燃室,一个富氧、一个富燃,富燃预燃室驱动燃料泵,富氧预燃室驱动液氧泵,再将废气同推进剂一起注入燃烧室燃烧,在这种循环中全部推进剂流量都参与燃烧驱动涡轮泵,故称为全流量循环。

这种循环的热力学效率是最高的,但相对而言,发动机也是最复杂的。

得益另一个世界自带宣传效应的“星箭”,让李毅安对猛禽发动机有一定的了解,而它正是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全流量循环发动机。

早在 ,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是按照他提供的技术路径,一点点的进行研究,并且在今年取得了成功。

其实,他提出的并不仅仅只是概念,从最初选择甲烷作为燃料开始,sea的火箭技术,就注定走上一条与苏联的煤油机、美国的液氧机截然不同的道路。

从另一个世界的经验来看——最终煤油也好,液氧也罢,都会归于甲烷。

无它,甲烷的优势太多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