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4章 集装箱革命(第二更,求订阅)

“这样传统铁路变成了货运铁路,客运完全依赖高速铁路……”

在介绍了过苏联的铁路运输系统之后,方景仁又说道: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过去,海运和铁路相比,虽然运量较大,但受困于码头这个节点,船上的货物要通过码头工人一点一点地从船上搬到陆地,算上码头的停泊费用、仓储费用、人工费用,海运一点也不比铁路运输便宜。

跨国海运贸易的运费高达产品成本的25%!

一艘跨大西洋的货轮,装船用6天时间,航行 ,一次航运有一大半时间在码头上。

而在海运成本之的中,支出最高的就是码头工人的工资,货物航运成本的60%-75%都发生在轮船停泊在码头的时候,从工人工资,到码头泊系。这些都是成本。

甚至就连同码头的泊位规模也限约了海运——因为装卸货都需要占用泊位,短则六天,多则七八天。到港的商船因为没有泊位,只能泊在海面上等待,等个十天半个月,那是再正常不过的。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停滞与海运规模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集装箱改变了这一切!”

掀开那张苏联的铁路网地图,方景仁继续说道:

“集装箱相当于把装货卸货的工作从一个码头搬到了成千上万家工厂,从此以后港口再也不是运输的阻塞点。

货船不用等在码头,依靠码头工人在那蚂蚁搬家似的一点点装货卸货了,利用吊机可以一边卸集装箱的同时一边装箱,只需要靠港几个小时,集装箱船就可以完成几万吨货物的装卸!”

在提到这种变革的时候,方景仁并没有提到另一点——码头工人,他们再也不会成为阻碍海运增长的瓶颈——二十年前,纽约曼哈顿还有几万码头劳动力,短短 。

而这也在全世界带来了上百万人的失业,显然,没有人会在意他们。

“伴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海运费用直线下降。

集装箱运输刚刚起步时,货运成本已经不到传统轮船的40%,一立方米的平均成本是 ,一立方米的货运费用已经降到4美元,到现在,运价又跌至1.7美元——这还是因为石油危机涨价之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