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心满意足,应该说是为之欢呼。甚至对于巴列维来说他都不曾想象过,伊朗有一天会像南洋一样强大,在他看来能够赶上法国就已经非常知足了。
只能说,作为国王巴列维还是非常现实的,当然,他同样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对于伊朗来说,制约伊朗现代化的从来都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其他,当然对于此他是一无所知的。
“对,就是铁路。”
看着好学生巴维列,李毅安说道。
“与暂时只能满足少数富人出行的航空公司不同,铁路和铁路公司的受益者是非常多的,从地理上来说。伊朗是一个领土广阔的国家,达到了164.5万平方公里,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便捷的交通,伊朗面积广阔,自然需要一种快速的交通工具,从伊朗的交通状况来看,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远没有达到便捷连接全国的程度。所以,你们需要的发展铁路运输。”
接着李毅安又讲起了铁路运输的种种优点,什么运费低廉啦,什么受众广泛啦,总之,相比于其它运输工具,铁路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而对于在英美留过学的巴列维来说,他自然是非常了解的,也了解现在的伊朗铁路网落后的现实。
所以李毅安的这些建议,自然而然的讲到了他的心里。
“而且,从雇佣员工上来说,每一万公里铁路就需雇佣几万名员工,对于人口不到 ,与此同时,伴随着铁路的修建,许多内陆的矿山也可以得到开发,矿山和冶金工厂,都可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自然能够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而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为农村的下一步改变铺平道路。”
既然巴列维想学,李毅安并不介意做他的好老师,对于有意成为“暴君的好朋友”的他来说,巴列维同样也是一个可选项,尽管美国现在在伊朗的影响力很大,但南洋也可以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嘛。
毕竟,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伊朗才是有名的土豪国。伊朗不仅有石油,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