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四日,星期一。
《中国青年报》那篇《王盛:在市场的浪潮中“补课”》的报道,如同在激烈辩论的沸油中滴入了几滴清水,效果出人意料。
它没有直接反驳任何一方,却通过展现王盛这个风暴中心人物的自省与远见,巧妙地转移了部分焦点,将公众的注意力从“谁对谁错”的撕扯,部分引向了“未来该如何走”的思考。
加上电影厂联盟前期有理有据、数据翔实的反击,持续了近半个月的舆论大战,热度虽未完全消退,但那种剑拔弩张、互相扣帽子的尖锐态势,明显缓和了下来。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媒体的喧嚣只是前奏,真正的较量,在庙堂之上。
上午九点整,广播电影电视部的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这是一次规格很高的内部协调会。
主持会议的是部分管电影业务的副部长,一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老者,以作风务实、善于协调复杂矛盾著称。
他的左侧,坐着电影局局长、相关司局的负责人,以及几位负责政策研究与市场调研的专家。
他们的表情严肃,显然对这次会议涉及的棘手问题心知肚明。
副部长的右侧,则泾渭分明地坐着两拨人。
一拨是以韩三坪为首的电影厂联盟代表,除了韩三坪,还有珠影厂、长影厂、西影厂的几位厂长,他们个个面色沉毅,眼神中带着背水一战的决心。
王盛作为联盟具体业务的推动者和“电视电影”模式的关键人物,也位列其中,但位置相对靠后,表明他今天主要是陪同和聆听。
另一拨,则是来自华东、华南、华北等几个票房重镇的省级电影公司老总。
他们大多年纪偏大,衣着讲究,脸上带着久居人上的矜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其中,以魔都电影公司的总经理朱泳德最为突出。
魔都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是由永乐股份有限公司、上影厂与其他单位合并组建而成
永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魔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 。
这间公司也是上影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