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83:构建全国发行网络

更何况,这业务严重依赖王盛个人的市场嗅觉和盛影传媒的运营,本质上并未真正盘活北影厂最核心的创作和生产能力。

一旦王盛……或者市场有变,北影厂岂不是又要被打回原形?

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攫住了韩三坪。

眼前的红火景象,可能只是昙一现。

必须为北影厂找到一条更可持续、更能发挥其根本优势的发展道路。

他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发出轻微的“呲”声,转向王盛,目光锐利:“盛子,你看得很透。这钱赚得是痛快,但心里确实也不踏实。说说看你的想法,你认为,下一步,该怎么走?”

王盛似乎早就料到韩三坪会有此问,语气沉稳道:“厂长,破局的关键,还得回到咱们的老本行——内容生产上。电影战线太长,风险太大,现阶段大规模投入不现实,但电视剧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电视剧?”韩三坪沉吟道:“《家和万事兴》就是个尝试。你的意思是,把它当成一个常态化的业务来做?”

“对。”王肯定地点头,“而且不能等到《家和万事兴》播出看效果再动手,现在就要开始准备。电视剧周期相对短,市场需求稳定,尤其是好的剧集,各级电视台都是抢着要。只要我们能量产优质内容,就不愁销路。”

“具体怎么执行?”韩三坪来了兴趣:“厂里以前也拍过电视剧,但效益一般。”

王盛伸出两根手指:“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还是用厂里的老办法,征集剧本,不过这次要扩大范围,不能只盯着京城这块地儿,面向全国征集剧本,题材不限,家庭伦理、年代传奇、古装历史、现代都市都可以,关键是本子要好,要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有收视潜力。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咱们设立高额奖金,不怕没有好本子送上门。”

韩三坪微微颔首:“这倒是个办法,能广纳贤才。那第二条腿呢?”

“第二条腿,就是我或者其他人来出点子,或者说提供故事核心、人物设定和大致框架,然后需要一支专业的编剧团队来把它落实成完整的剧本。”

王盛顿了顿,看着韩三坪:“这支团队的组成,有两种选择。一是用厂里现有的在职编剧,他们经验丰富,熟悉政策红线;二是盛影传媒自己招聘一批年轻编剧,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流水线化生产。”

“流水线化生产剧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