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提到了如何以市场化项目为纽带,将分散在全国各个电影厂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集约优势。
“我们的实践或许还很初步,甚至有些笨拙。但我们坚信,这条路的方向是正确的。文化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工业化的基础。
青年一代,既要有艺术创作的灵气和激情,也要有运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的勇气和智慧。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能为中国电影工业的复苏和未来,保留下一颗技术的火种,锻炼出一支熟悉现代设备和技术流程的队伍。”
最后,他结合论坛主题,提出了几点展望和呼吁——
希望更加重视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作用;希望政策能鼓励跨界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才俊能投入到文化科技这个交叉领域中来。
“科技赋能文化,文化滋养科技。
我相信,当最前沿的科技与最富创意的文化表达相结合,必将迸发出照亮时代、感动世界的璀璨火。
而我们青年一代,愿意成为这火最初的点燃者。谢谢大家!”
赋能这个词,在这个年代是没有的,不过字面意思都能理解。
王盛的发言结束了。
他再次鞠躬。
哗哗哗哗哗哗……
会场内出现了片刻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