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12【公案】

王贵心中凛然,连忙垂首应下,其他人亦是如此。

回到府衙之后,薛淮当即召开理政会议,通判章时、推官郝时方、经历王贵、照磨孔礼并三班六房的典吏悉数列席。

薛淮向众人宣讲上半年的重点事项,在保证春耕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继续推行新政各项政策,并且和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府县两级所有官吏的考评直接挂钩。

“所谓新政,重点不在于新字,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化利民之策为常行之制,其根本在于清吏治、通漕盐、厚民生九字。”

薛淮环视众人,正色道:“此非本官标新立异,实乃承圣天子肃贪安民之志,因扬州积弊而制之策。具体而言,上半岁乃至未来一载,诸公当着力于以下数端,务求扎稳根基,不务虚名,唯求实效!”

众人齐声道:“请厅尊示下。”

薛淮让书吏将他修订过后的新政小册分发下去,然后说道:“扬州乃两淮盐漕重镇,然盐务有盐院专管、漕运有总督衙门,此皆为朝廷专设,权责分明,非我府衙所能越俎代庖。故而扬州新政之本,在于固本培元、安民养民、繁荣市井,其要务皆系于厘清吏治、劝课农桑、平准市易、振兴百工、恤养孤贫、靖安地方之上!”

众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同时翻阅手中泛着墨香的册子。

相较于去年冬天由谭明光主导的新政三策,薛淮细化过的方略更加详尽扎实。

譬如第一部分农桑事项,薛淮着重强调三点,即严禁胥吏扰农、保障耕牛籽种、修复水利沟渠,每一条的内容都非常详细,具体到何人负责何时验收如何考评等等。

又如肃清市侩平准物价这一项,薛淮交由郝时方领衔负责,要他严惩市霸牙行、设立官秤官斗、建立市价旬报,从而保证境内的民生稳定,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

此外还有振兴百工疏浚商路、恤养孤贫敦厚风俗、明断狱讼靖安地方等等,这些政策算不上推陈出新标新立异,却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关键的是,薛淮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范围,不会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以他如今的权势和威望,府县两级官吏没人敢捋虎须。

“诸位,以上诸项关乎民生百务,乃府衙权责所在。”

薛淮见众人并无异议,便肃然道:“新政成败,在于力行不辍,稽查有方,赏罚分明!自本官始,至各县胥吏杂役,凡推行新政有功者,考评从优,阳奉阴违、怠惰贪渎者,严惩不贷!”

众人起身恭敬地说道:“谨遵厅尊之令!”

薛淮微微颔首,又命王贵行文各县知县,于二月初十来府衙当面座谈新政事宜,随后便让众人退下。

他回到内厅之时,叶庆已经在此等了一段时间。

二人互相见礼,叶庆开门见山地说道:“薛大人,我刚刚收到京城来信,你想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薛淮目光微凝,朝旁边看去,江胜和齐青石心领神会地退下,二人就守在外面。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