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118【真相】

陈观立刻怒斥道:“鱼鳞图册记载本县全境田地详细,难道还有假不成?你们这群刁民如此贪婪,现在还敢在厅尊大人面前胡说八道!”

他又转向薛淮说道:“厅尊,对付这等刁民理应用刑,不怕他们不交待!”

“陈主簿好大的官威。”

薛淮意味深长地看着这位比李春久更像知县的主簿,漠然道:“本官让你开口了吗?”

陈观一窒。

陈家虽然比不上扬州四姓那等豪族,但是在北面的宝应县颇有底蕴,因此陈观内心一直瞧不起外来的李春久,要不是后者醉心风月流连忘返,他多半会让对方明白什么叫流水的知县铁打的胥吏。

平时他在李春久面前习惯有话直说甚至是越俎代庖,显然没有意识到此刻坐在堂上的年轻同知是何等人物。

陈观迅速清醒过来,躬身赔罪道:“大人恕罪,是卑职僭越了。”

“退下吧。”

薛淮摆了摆手,对于这桩所谓的疑难案子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其实先前在研究卷宗的时候,他就发现其中有几个解释不通的疑点,然而从知县李春久到府衙推官郑宣,这群人似乎压根没有察觉,今日亲眼见到江都县衙的状况,他便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李春久和谭明光不同,后者本质上并不愿同流合污,只是囿于扬州官场复杂的局势不得不退让,而李春久显然很享受这里的富庶繁华,对于县衙的控制力度聊胜于无,以至于这样一桩原本不算复杂的案子都能变成所谓的悬案。

一念及此,薛淮看向堂下的王栋说道:“王栋,你说说为何要购买这六十亩下等田。”

王栋见识到陈观吃瘪,当下不敢大意,谨慎地说道:“回大人,草民与黄大等人算是邻里乡亲,见他们的田地被洪水淹没,一家老小的口粮都难以为继,便想着出钱买下他们的田地,好让他们有口饭吃。草民的出价并未亏待他们,如今市面上一亩下等水田只值二三两,草民给他们四两一亩,谁知……大人,草民真的很冤枉,早知如此就不买田了。”

“你倒是有善心。”

薛淮语调平静,又问道:“本官翻阅此案卷宗,其中提到你买下这些田地是为了改做桑田?现今进度如何?”

王栋答道:“回大人,洪水退去之后,草民让人清除田里的淤泥和污浊,再排水和填土,平均下来每亩田耗银五六两,算上前期买田,到如今总共费了六百多两银子,大概要两三年才能见到成效。”

“你也不容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