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把脉,胆大骑龙骑虎(保底第二更!

而这一次张建川话语里又用了“政策气候趋紧”、“压缩基建项目”、“财政资金收紧”这些词汇。

若是市计委内部人员这么说,晏修义当然不会在意,但是一个乡镇上联防出身的公安员,或者说一个当兵刚回来一年的高中生,都能有这样带着几分专业味道的语言描述,就不能不让晏修义刮目相看了。

这说明人家是真的对国家政策有研究琢磨的。

“我也如此判断。”张建川很肯定地回答:“国内经济经历了去年这一年的跌宕起伏,人民群众意见很大,中央肯定要稳一稳的,但是我以为改革开放大势已成,没有什么能阻挡这股历史潮流,这也不过是浩浩荡荡向前中遇到的一个小漩涡而已,……”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稳,肯定一些项目该下就下,该压就压,该停就停,可这个时候省里毅然重启大件公路项目,如果不是逆流而上,那就真的是认定了这个项目是需要保的重点工程了。”

张建川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晏修义微微点头,“建川,你的看法很有见地啊,不简单呐,修德说你喜欢读书看报,善于从报纸杂志里的消息里以小见大,我还不太信,但现在看来我是小看天下英雄了啊。”

晏修义开玩笑的话也让张建川哈哈大笑,“修义哥,我算啥英雄,就是喜欢瞎琢磨而已,《人民日报》、《半月谈》本身就是中央用来引导社会看清形势同心协力代表中央态度的舆论导向,你多品一品就能咂出味儿来,我不信修义哥看不出来。”

晏修义笑了,他当然看得出来,只不过觉得张建川不该看得出来,所以才会这样感慨。

“嗯,我虽然也确定改革开放不可逆转,但具体到当下整个省里对今年经济发展走势的定位,或者说具体到基建投入这一块上来,还是有些拿不准的,但你方才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有些道理。”

晏修义并非妄言,中央政策已定,省里自然只能服从,但各地有各地实际,在执行中不可能搞一刀切,偌大一个汉川省,有保有弃这也是必然。

“大件公路项目是中央定的调,省里审时度势,在这个骨节眼儿上继续推动,我相信是下了大决心的,也就是说无论风向怎么变,这个项目肯定会持续推进下去,当然可能会遇到一些波折,……”

张建川的最后转折,也正是晏修义所担心,并且要告诫提醒他的。

“建川,看样子你都预判到了风险了,大件公路项目不会舍弃,甚至也不会搁置,但是你该想到这内里波折,你吃得消么?”

这是关键。

张建川默默点头,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入口就让他有点儿乐了,这不就是速溶咖啡冲出来的味儿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