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借用名画的构图,可以立刻达到构图美感与叙事张力的双重统一,用“静态文化图腾”丰富“动态影像语言”.
当电影引用它,观众哪怕不明说,也会下意识感受到这层文化深度与精神象征,这会迅速在情感上制造冲击,比如孤独、崇高、虔敬、悲壮等强烈情绪。
夜幕低垂,酒店内灯光明亮。
姜闻再次死皮赖脸地凑了过来。
吴宸正坐在桌前,埋头撰写新增加的分镜脚本,稿纸上已密密麻麻地标注了一系列拍摄细节。
毕竟名画是静态的,但是变成电影是动态的,这就不是说一个拍一个简单画面就能解决的事。
姜闻凑近一瞧,眉头微挑,诧异道:“七个镜头?”
只见纸上写着镜头一的主要意图就是建立场景尺度感,体现个体之渺小与火星之浩渺。
而后面则是:
镜头编号:002。
机位:中景平拍·背后略仰角。
构图:宇航员居中背对镜头,身影挺拔。
描述:他望着远方尘暴,身着白灰宇航服,头盔反光,护目镜内无表情,仅余沉默。
意图:模仿《雾海上的旅人》主视觉,体现孤独与崇高
姜闻盯着一系列镜头描述,咧了咧嘴,吸了口凉气:“特娘的,压力有点大啊.”
只是话虽如此,眼眸却格外火热。
“如果只拍背影的话,换个人替换你拍也不是不行的,压力大的话,我来?”吴宸故意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