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他看向那婴儿,语气缓和了些:“吴大脚我见过,他还活着,在城外的战俘营里。”
“等安顿好您和娘,我就去找他,把孩子还给他,只是他婆娘……”
王强暗暗摇头,被掳去军营的女子……
“我会让人留意,能找到总归要帮一把。”
“对了,爹,我在北疆娶了个婆娘,生个了儿子,叫虎头。”
听到王强的话,老王头也顾不上喝粥,激动的只知道说:“好好好……”
嘴角咧到了耳根,浑浊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一个劲地念叨:“有孙子了好啊,咱王家有后了……我就知道我儿有出息,到了哪儿都能扎根……”
说话间,王强把母亲小心地背到背上,又让属下扶着父亲上了马。
他牵着马缰绳,离开了难民点。
其他难民们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羡慕。
“以前都说北疆蛮子凶得很,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吓人啊。”
“这老头命真好,儿子竟是北疆的都尉!”
“俺娘家兄弟当年也去了凉州,说不定也在北疆当差呢,回头俺得去找找。”
“俺哥要是活着,说不定都当上百户了,等俺领了粥就去军营门口问问……”
不久后,王强来到了克夷门战俘营。
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百姓被带到了战俘营,与他们被俘虏的丈夫、儿子团聚。
他们会暂时生活在这里,然后迁移去漠北或者甘肃。
王强找到了吴大脚,将孩子交给他的同时,也将家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吴大脚抱着孩子,泣不成声,心中充满了痛恨。
“我在前线为夏国卖命,出生入死,可家里人呢?他们却在后方遭此劫难!”
“夏国!这狗屁的夏国!”吴大脚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悲愤,猛地一拳砸在地。
“我为它流尽了血,家人却还要被那群畜生欺负。”
“还有那些当官的,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享尽荣华富贵,到了关键时刻,只会让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去送死。”
“我瞎了眼啊!竟然为这样的朝廷卖命。”
“我对不起我婆娘,对不起我的娃啊!”
周围的战俘们听着吴大脚的哭诉,也纷纷低下了头,脸上露出了相似的悲愤与无奈。
他们中,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谁不是在为这个腐朽的王朝做着无谓的牺牲呢?
王强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
他知道,吴大脚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官员贵族贪图享乐,良田阡陌、妻妾成群,可普通百姓却无立锥之地,还要忍受苛捐杂税,逼的民不聊生。
这或许就是夏国走向灭亡的原因吧!
失去了民心,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济于事。
北疆东征只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夏国本身积重难返。
“好好照顾孩子吧。”
王强拍了拍吴大脚的肩膀:“我会让人继续打听你婆娘的消息,一有消息就告诉你。”
吴大脚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王强,点了点头。
不久后,王强传来了消息,他的婆娘死了,很惨。
吴大脚没有多言,只是找王老头要了抢走他婆娘的那群乱兵的长相特征,若是遇见,定要活剐了他们。
紧接着,夏军二十多万战俘便迎来了整编。
因为和夏国有仇,以及日常的所作所为,吴大脚被列入了‘亲北人员’,顺利的成为了一名什户。
“都给我听好了!”
都尉站在石头上,对着整编后的队伍高声喊道:“兴庆府已经没有粮食可吃了,再这么待下去,你们都得饿死!”
“不过,只要到了漠北,你们就能活命。那里有大片的草场,数不尽的牛羊,还可以自己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按照我北疆的规矩,每年只会收你们四成的租税,剩下的六成都是你们自己的,足够你们养家糊口了。”
这话一出,很多人心中依旧忐忑,但也有人眼中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他们不知道漠北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至少有了一条活路。
这么多人继续留在兴庆府,草根树皮都吃不上啊。
于是,所有人只能带着自己的家人前往漠北。
此次北疆大军南下,除了六镇主力之外,还有四个草原万户的仆从军。
这些战俘便是与这四万仆从军进行整编。
从二十多万被俘虏的士兵和民夫之中,挑选出六万比较年轻的汉子。
与这四万草原仆从军共同组建十个万户民军。
每个什户之中,有四个草原民户和六个西夏汉户。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用夏国汉民去平衡漠北游牧部族的人口比例,相互监督。
另一方面,也能让这些来自夏国的汉民在当地民户的帮助下,快速适应漠北的生活方式。
这十个万户将会分批次的返回草原。
加上留守草原的人,那个时候的中海和东海两地,将会有一百二十多个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