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明的目光眯了眯,心中不知为何,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中书令蔡恒拱了拱手,道:“娘娘,崔卢两位相公去位,宰辅之位何人继之?”
天后沉吟片刻,道:“此事容后再议,蔡卿,将今日之朝议汇总成疏,抄录邸报之上,使中外咸使闻之。”
今日连罢二相,只怕中外惊疑,虽然沈慕之所言言辞激烈,但未必不能稍抑舆论,以免崔、卢二人下野之后,利用清望,混淆视听。
至于宰辅人选,她心中原本有着属意之人,但还需斟酌。
蔡恒拱手称是。
议完崔卢二相一事,天后转而将目光落在赵王杨攸行身上,问道:“赵王,你先前提及法明要在白马寺修接引佛塔,接引诸佛陀降临,震慑天下妖魔?”
这是法明提出的方案,建诸佛塔,使梵门诸佛陀、罗汉的法相虚影降临。
赵王杨攸行上前一步,拱手奏禀道:“天下妖邪作乱,法明大师有降妖除魔之法。”
说着,转眸看向一旁身穿红衣袈裟的法明:“大师,娘娘面前,可以说出你的平妖之策。”
暗道,幸亏崔衍、卢德真二人皆已罢相,要不然今日当有一番唇枪舌剑,尤其崔衍能言善辩,法明虽擅打机锋,但未必是其对手。
“阿弥陀佛。”法明出得班列,双掌合十,高宣佛号,声音恍若铜钟:“天后娘娘,只要在天下修建佛寺,百姓供奉佛像,就可接引诸佛法身降临,佛光普照之下,妖魔邪祟再不敢为祸!”
国师慕容玥柳眉细不可察的蹙了蹙,眼前不由出现前朝萧齐举国供奉佛陀的一幕。
心头暗暗叹了一口气。
她本意不赞成此事,但师兄和教中长辈,似乎另有图谋。
天后闻言,则是面如玄水,不置可否。
法明又道:“娘娘乃净光天女转世,下凡于大景,拯救世人疾苦,贫僧以为,可在龙门伊阙之地,以娘娘之容貌,为菩萨法相,凿一石窟,镇压天下妖魔。”
天后闻言,柳眉之下,凤睛眸光闪烁了下,分明颇为意动。
意念勾连镇国神兽朱雀,询问意见,得到了一道“可”的讯息。
沈羡看着这一幕,将慕容玥的神色变化也纳入眼底,并没有说话。
引佛门入世,本质上是为了抗衡太清、玉清两教,他除非身后也有仙宗势力支持,否则阻挡不了这等佛法再兴的大势。
不过,天后应该会在事后问他的意见。
天后似是面色迟疑了下,道:“开凿石像,征发徭役,大兴土木,未免劳民伤财。”
赵王杨攸行道:“娘娘,小王已经寻好匠师和民夫,至于银钱,各地富商士绅闻修佛寺这等大功德之事,都有输献,不劳朝廷国库一两。”
佛门要的只是在大景的传教自由,初始并不奢望如道门一样,以天下道田供奉修建道观。
当然,切香肠战术,一步步改易世人的思想。
当年,萧齐皇帝三次舍身入佛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蔡恒苍声道:“娘娘,此事只怕太清、玉清两家不允,多有阻挠,横生波折。”
天后冷声道:“如今天下妖邪作乱,两家门人袖手旁观,如是不允,那就为降妖除魔之事多出力。”
说着,天后看向法明,道:“法明大师先行建寺庙,修佛塔,不必顾忌道门中人。”
法明此刻见得了允准,心头大喜,道:“娘娘,待白马寺建成之后,贫僧将在白马寺汇集诸我教之诸禅师,举办盂兰盆会,于水陆道场,宣扬佛法,超度妖鬼,届时,还请娘娘出席观礼。”
沈羡听着法明之言,不由将目光落在天后身旁的慕容玥脸上。
上清一家对佛门的扩张,似是暂且容忍。
“法明大师,此事朕允了。”天后朗声道。
法明道:“贫僧近来得教中师兄所赠《华严经》、《宝雨经》数卷,想要译成本朝经文。”
天后想了想,说道:“许卿。”
“臣在。”同中书门下三品、昭文馆大学士、礼部尚书许实拱手道。
“召集昭文馆通晓梵文者,齐至白马寺,将法明大师所言之经书翻译成本朝文字,以供传播。”天后吩咐道。
“臣谨奉诏。”许实面色一肃,拱手应是。
天后吩咐完此事,道:“法明大师先行歇息,赵王,你陪着法明大师一同下去,全力协助修寺庙、凿佛窟,译佛经一事。”
赵王杨攸行闻言,拱手称是。
佛法东传之事,看来娘娘已经允准,此后不会再有波折。
杨攸行说着,领着法明以及两个僧人,出了乾元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