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嫌疑人于大海(两章合一)

第 嫌疑人于大海(两章合一)

两天后。

不间断的排查工作持续了四十八小时,当前范围已经扩散到了邻市,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青昌市内,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专案组想过,如果侧写基本正确,有没有可能和魏家庄村的案子类似,就像曹可轩一样,非正常死亡没有报警?

有可能,但无法调查,而且这属于极小概率事件,真碰上了也没办法,排查工作还是要先覆盖大概率事件。

一中队所有警员,两天几乎没有睡过觉,顶多小眯一会,睁开眼睛后继续强行提神工作。

在没有明确线索的情况下进入熬夜加班状态,这会导致一些人内心多少会萌生一点点怨气,毕竟犯罪侧写在某种程度上,和猜测没什么区别,担心做无用功。

殷运良再怎么高高在上,也只是普通的人而已,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

今日韩凌四人出差邑丰市,协查函已经发了,这是启动调查的敲门砖,但邑丰那边的反馈不是很积极,专案组必须亲自过去一趟。

可以理解,人家自己也有案子需要处理,平时忙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去理会其他城市的协查函。

若只是参与抓捕也就罢了,大规模排查的事情不可能太上心,最多安排几名警员看看情况,效率上满足不了古安分局专案组的预期。

这种情况下,季伯伟必须安排人到邑丰市,提高排查效率。

“韩凌,侧写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你心里有数吗?”路上,童峰问起这件事,因为这个案子他黑眼圈都出来了,神态上疲惫尽显。

此话一出,车里其他两位同事也侧耳倾听,之前他们一直想问,但碍于对方是殷运良刚收的学生,没好意思张嘴,以免引发误会。

韩凌道:“很高,但也有错误的概率。”

童峰不太满意这个回答:“很高是多高,殷教授到底有没有把握。”

专案组得到的更多是侧写结果,对于过程的理解其实不是很透,听起来合理,侦查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件事只有殷运良本人或者韩凌清楚。

“没有把握就不会排查了。”韩凌还是那句话,“肯定有错误的概率,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查否也是收获,就算没有此次侧写,以前我们查案的时候不也经常试错吗?”

童峰微微点头:“这倒是。”

缺乏指向性线索的刑事侦查就是一个不停试错的过程,试错多了,真相也就越来越近。

简单几句闲聊,童峰三人提起了精神,意识到自己患得患失过于关注调查方向的正确性,忽略了试错过程本就是刑警的工作日常。

来到邑丰市局,几人找到相关负责人立即投入了工作,从每个分局辖区开始向县局辐射,重复在青昌的工作内容。

又是一个通宵过去。

邑丰某分局。

童峰请客,直接搬来了一提红牛,利用外部力量透支身体,在茫茫人海中找寻嫌疑人的踪迹。

“韩凌!”

“过来过来!”

同事好像有了发现,声音高亢了不少。

见状,正在查阅档案的韩凌连忙起身走来,童峰和另外一名同事也被吸引,三人围在电脑前。

“这个女孩是不是非常符合我们的排查条件?”同事指着电脑屏幕说道,上面显示的是一位邑丰本地女孩的卷宗资料。

资料非常详细,除基本信息外,还包含了人际关系、性格、消费清单、网络聊天记录等,为了调查此案,邑丰分局显然已经对该女孩展开了全面调查。

最终,邑丰分局刑侦大队排查了他杀嫌疑,确定该女孩死于自杀,自杀动机是感染了hiv病毒,俗称艾滋病。

女孩叫于佑怡,名字不错。

“三年前跳河自尽?”童峰看到了很熟悉的四个字,“戴宾写的小说里,女配角萧玉也是死于跳河自杀,不过萧玉的动机来自情感,这个于佑怡来自疾病的打击。”

小说创作总会有艺术加工,现实中因为喜欢的人结婚而自杀的人,很少很少。

如果因为疾病,听起来相对比较合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