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集体凝视】
隨著信仰者数量的增加,一个奇妙的现象发生了。
当足够多的人,同时“凝视”一个概念影子时,这种集体注意力开始在高维空间中形成聚焦效应。
“这就像无数人同时盯著洞壁上的同一个影子,这种集体凝视的力量开始让影子变得更加『真实”。”
罗恩看到,在画面中,那些原本模糊的影子开始变得清晰,甚至开始主动移动。
【第三阶段:阿莱夫的诞生】
最关键的转折点到来了。
当信仰的强度和规模达到临界值时,一个“概念阿莱夫”开始形成。
“这是一个包含了所有相关信仰、情感、期望和恐惧的集合点。”
《超凡全解》儘量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解释:
“在这个点上,神话从这种概念上的想像变成了现实本身。
土著神也从影子,变为了投射影子的实体。”
画面显示出一个令人震撼的景象:
在无数信徒的祈祷中,一个小小的光点开始闪烁。
但这个光点中包含著一个完整的世界。
所有关於这位神明的故事、所有信徒的记忆、所有相关的情感体验。
【第四阶段:影子的反转】
最后,一个完全顛覆认知的现象发生了。
土著神不再满足於被动地接受信仰,他开始主动地“投射”新的影子给信徒们。
“这时候,洞穴寓言发生了反转。”
《超凡全解》解释道:
“神明成为了『走出洞穴的人』,而信徒们仍然是『被锁链束缚的囚徒”。
神明看到了『真实”(或者们定义的真实),然后將这种真实以『神跡”的形式投射给信徒。”
“但问题是,神明的『真实”本身就是由信徒的信仰构建的。
这形成了一个循环:信仰创造神明,神明强化信仰。”
接下来,《超凡全解》详细解释了应对策略:
【策略一:质疑影子】
“最直接的方法,是让信徒质疑他们看到的『影子”。”
画面显示著传教士们向土著讲述不同的世界观。
“就像洞穴寓言中那个挣脱锁链的人,让信徒意识到他们的『现实”可能只是更大真相的一部分。”
【策略二:重构阿莱夫】
这正是罗恩提出的方案。
“不摧毁原有的概念聚合点,而是向其中注入新的元素,逐渐改变其內容。”
画面中,征服者巧妙地將新的故事、新的价值观融入原有的神话体系。
“最终,同一个“阿莱夫”开始投射出完全不同的『影子”。”
【策略三:创造新洞穴】
最激进的方法,是建立完全独立的信仰体系。
“让信徒『走出”原有的洞穴,进入一个新的洞穴,面对新的影子。”
“但这种方法风险极高,因为失去了熟悉影子的信徒,可能会陷入彻底的精神混乱。”
合上《超凡全解》,罗恩感到自己获得了看待这个问题的全新视角。
土著神不是敌人,也不是盟友。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概念映射”,是现实与信仰交匯的“阿莱夫”。
要征服这样的存在,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重新书写世界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的第一章,正等待著他去书写。
就在他沉浸於知识海洋时,法袍內侧一枚几乎被遗忘的微型符文突然发热。
那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温度变化,如蛇信般轻抚过皮肤,
如果不是混沌血脉对异常能量的敏锐感知,他几乎不可能察觉到这种变化。
罗恩心中一凛,立刻认出了这枚符文的来歷。
那是卡桑德拉在他离开主世界前,以“紧急联络”为名给予他的通讯工具。
平时这枚符文处於完全休眠状態。
能量波动微弱到几乎为零,连最精密的探测设备都难以发现其存在。
但一旦激活,它就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空间锚点”,创造临时的加密通讯环境。
他迅速收起《超凡全解》,在房间中布置了基础的隔音符文。
然后小心地將那枚发热的符文从法袍內层取出。
符文的形状如同微缩的六芒星,每个角落都镶嵌著一颗细如针尖的魂能水晶。
当他將魔力注入其中时,符文立刻升到半空,开始散发出如水波般的扭曲光芒。
房间中央的空间开始出现微妙的摺叠现象。
空气的密度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两米的球形区域。
在这个区域內,一切声音和魔力波动都会被特殊的共振效应所屏蔽,確保通讯內容不会被任何外界存在监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