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导师的方法更適合那些特別优秀的人?”
另一个声音带著明显的失落:
“我们这些『普通』的混血,可能永远达不到他们那种程度。”
这种心理状態的分化,让罗恩感到警觉。
他明白这是人之常情。
当看到身边的同伴取得显著成就时,嫉妒和不平衡是难以避免的情绪反应。
但如果不妥善处理,这种情绪可能会破坏班级的凝聚力。
甚至反过来影响那些进步较快学徒的修炼,
“看来需要找个机会,让这些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不过就现在这种情况来说,这种分化正符合他的计划。
只有当差距足够明显时,他的教学价值才会被充分认识。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他在心中冷笑著。
但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另一种积极变化,
正是因为亲眼见证了莉拉、加雷恩等人的突破。
班上所有学徒对罗恩的教学方法,都產生了深深的信服。
即使是那些进步相对较慢的学徒,也开始忠实地执行罗恩制定的个人训练计划。
“拉尔夫导师的方法確实有效,只是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尤拉虽然有些失落,但语调中依然带著坚定:
“我要继续努力,说不定哪天也能有突破。”
“是啊,至少我们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虽然不像他们那么明显。”
布鲁诺赞同道:
“而且导师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他为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专门的训练方案。”
这种信任和坚持,让罗恩感到欣慰。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將会成为外界攻击他教学方法的突破口。
果然,在月末的学徒能力测评后,质疑声开始出现。
希拉斯又冒了出来,开始对罗恩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
“艾拉女士,我认为有必要重新评估『共鸣法”的教学价值。”
在一次由艾拉主持的教学研討会上,希拉斯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数据报告。
那些精密绘製的图表如同解剖刀般锋利,显示著不容辩驳的数字真相:
他班级的学徒在过去一个月里,魔力输出总量平均提升了12%,法术模型构建速度提升了8%,符文绘製准確率提升了6%。
而罗恩班级的对应的平均数据分別是:7%、5%,以及一个令人尷尬的2%
(因为学徒们费更多时间在“感受符文的情绪状態”上,导致绘製速度上几乎没怎么上升)。
“数据不会说谎。”
希拉斯推了推鼻樑上的金丝眼镜:
“拉尔夫导师的『共鸣法”,更像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倒退。
它標准模糊,极度依赖学徒的个人天赋和那虚无縹緲的“顿悟”。”
“我必须承认,拉尔夫导师的教学方法確实在个別学徒身上產生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莉拉、加雷恩、凯尔等学生的进步有目共睹。”
他顿了顿,让这种认可在空气中沉淀片刻,然后话锋突然转向: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天板”的高度,还有『平均水平”的稳定性。”
希拉斯將数据报告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如同精密的解剖图:
“拉尔夫导师班级的 ,2名良好,4名中等,3名偏低。
这种极度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正是我要质疑的核心问题。”
他的手指在图表上划过一条明显的分化曲线:
“相比之下,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无法培养出个別的『天才』,但能够確保大多数学徒达到合格的基准线。
我的班级 。”
艾拉皱起眉头:“希拉斯,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明確。”希拉斯站起身,在会议室中缓缓步:
“维纳德导师建立这个教育体系,是为了稳定地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巫师。
我们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可复製、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流水线。”
『共鸣法”虽然能够造就个別出色的学徒,但它过度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学生的天赋稟赋这种方法的成功率极度不稳定,而且—"
他停下脚步,直视著在座的所有导师:
“它无法规模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