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是导师的一名助手。
这位助手面无表情地看著慌张的瓦伦:
“很遗憾,瓦伦巫师。
尤特尔教授昨天临时接到了紧急任务,需要前往其他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
“如果有紧急情况,你可以向学院的值班的副教授求助。”
瓦伦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巧合”的深层含义。
他立刻转身冲向值班副教授的办公室,但得到的回应更加令人绝望:
“瓦伦巫师,你说的情况確实很严重。
但根据学院规定,涉及深渊污染的事件必须由专业的处理小组来应对。”
“我已经发送了紧急通知,相关人员会在明天上午到达现场。”
“明天上午?!”
瓦伦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副教授阁下,萨琳现在就在传播污染!
每多等一分钟,就会有更多同学受到伤害!”
“我理解你的担忧,但程序必须严格遵守。”
值班教授的回答极其冷酷:
“擅自干预深渊污染事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非专业人员的介入,往往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这种官僚式的推諉,让瓦伦彻底绝望了。
他意识到,所谓的“程序”和“专业性”,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就是冷血的藉口。
那些平时对学生关怀备至的导师们,在真正的危机面前选择了明哲保身。
而且,这种“巧合”的安排显得过於精確了。
就在萨琳开始大规模传播污染的当天。
所有有能力进行干预的黯日级巫师及大巫师们,都“恰好”不在学院。
就在学生们最需要保护的时刻,整个权威体系都“恰好”失效了。
“这不是巧合”
年轻的瓦伦开始意识到事情的真相:“这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那就先自保,再考虑其他。”
自此以后,这几乎成了瓦伦的人生信条。
“权力的残酷现实。”
罗恩在观察这些记忆时,逐渐理解了瓦伦后来性格转变的根源:
“当无法保护旁人时,最理性的选择就是优先保全自身。”
或许正是这种创伤性的经歷,彻底重塑了对方的世界观。
瓦伦不再相信权威的善意,也不再相信制度的公正。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很简单:
强者制定规则,弱者承受后果。
任何关於道德和正义的美好言辞,都可能是强者用来欺骗弱者的工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瓦伦后来会选择与那个古老巫师氏族联姻。
他需要外部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需要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可能的威胁。
这种处世哲学虽然冷酷,但確实让他越活越好。
至少,比做出截然不同选择的“老同学”艾伦夫人,他后来的境遇好上了无数倍。
记忆片段的最后部分,显示了萨琳事件的真正结局。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实验”。
当萨琳的使用价值耗尽,当实验数据收集完毕,当污染范围开始超出预期时。
决策者们毫不犹豫地启动了最终方案。
艾伦之所以能够“恰好”出现在关键时刻,之所以能够“恰好”掌握克制萨琳的手段,都不是偶然。
她也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那场看似英勇的对决,实际上是一次被安排好的表演。
萨琳的死亡,不是悲剧的结束,而是更大阴谋的新开始。
通过她的牺牲,研究者们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后来被用於训练更多的“专业人员”。
也用於开发更精密的污染检测设备,以及制定更完善的应对预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萨琳確实为自己学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这种隱藏的贡献,与官方宣传的版本截然不同。
她不是因为个人选择而墮落的反面教材,而是被系统性牺牲的实验素材。
“果然是我所熟知的巫师世界。”
罗恩在心中总结著这些发现:
“光鲜外表下,隱藏著冷酷的生存逻辑。
在崇高理想背后,进行著残酷的適者生存竞爭。”
“每一个个体,包括我自己,都只是这个庞大机器中的零件。
既然是零件,其价值就完全取决於其功能。
当失去作用时,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替换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