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无人机的侦查

相较于穹顶山脉的复杂气流,此处的风力风向稳定,无人机操控相当轻松。设置好惯性导航系统后,苏冥让彩虹一号,自主向光明舰队所在的海域飞去。

苏冥启动了无人机上的雷达。

由于隔着云层,本次搭载的是微波波段雷达。但电磁波穿透云层下行照射目标,再穿透云层上行返回接收,信号衰减依然很严重。

加之微波雷达固有的分辨率限制,以及异界舰队主体是非金属材料,苏冥面前的雷达原始信号界面噪声充斥,效果极差。

好在敌方舰队的航向大致已知。苏冥每隔一段距离,就间歇开启雷达扫描,终于在距离目标舰队约二十公里处,捕捉到了确定的回波信号。

苏冥调整无人机航线,保持着四千米高度,从敌方舰队正上方飞越。

“匀速直线飞行模式!”

苏冥切换彩虹无人机的航迹管理系统,在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的辅助下,无人机迅速进入并稳定在一条笔直的预定航线上。

雷达吊舱设备,固定扣解锁,天线稳定平台开始工作,确保雷达波束指向的绝对精准。

“sar合成孔径雷达,启动!”

合成孔径雷达,同样是微波信号,并承受来回穿透云层的衰减。

但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系统能够从严重衰减的回波中,提取并重建有效信息。

这就是sar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很快,苏冥便获取了海面区域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图,精度达到约一米。图像中,十一艘主力战舰的位置、轮廓清晰可辨。

虽然米级分辨率无法展现更多细节,但足以区分出不同的舰船类型。

苏冥持续跟踪了约半小时,收集了舰队各舰的航速、航向等航海数据,随后才操控彩虹一号调头返航。

随着无人机远离目标区域,苏冥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隔着厚重的云层,敌方并未发现他的侦察行动。

****

“碧海汤谷号”甲板上,银龙银贰庞大的身躯,沐浴在凛冽海风中。

底舱虽然温暖,却像塞满湿般窒息,所以他还是宁愿在甲板上吹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