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无人机的侦查
当夜,三色堇号驶向深海,并连夜展开了密集的海试科目:动力系统综合测试、最高航速测试以及船舶操纵性测试。
无论是驾驶台的成员还是轮机组成员,对这种全新的推进和操控体系都极为陌生。机械系统在磨合,操作人员也在实践中不断熟悉。
相比之下,资深动力机组操作员福音,反而成为其中表现最稳定、最可靠的一位。
所幸海面辽阔,容错空间充足,再怎样也不至于能把船开翻。些许设备损坏,在地球侧无止尽的备件保障面前,只是最好解决的小问题。
各班组成员,在实践操作中飞速进步。硬件系统上暴露出的问题,也在地球技术团队的远程指导下,逐一调整。
苏冥忙碌了整个前半夜,直到后半夜紫堇和贝安琪前来接班,他才得以去睡。
****
次日上午,驾驶台按照预定流程,启动了了惯性试验:主机停车,测试三色堇号的滑行距离、滑行时间,并记录对应的速度衰减曲线。
测试过程中,驾驶台成员才发现船只载荷尚未配平,导致无动力滑行时,轮船出现明显的航向偏转。
他们立即着手补全压载水舱系统,进行配载调整。
随后是回转试验,测试三色堇号在不同航速下的实际转向能力。这些基础数据,对于掌握船舶的操控特性至关重要。
选出来的都是数理知识优秀的学员,他们对相关概念上手还是很快的,并能结合异界已有的航海与船舶知识,进行理解。
苏冥不再直接干预,他开始着手另一事项:部署彩虹一号无人机。
今天的天气条件颇为理想,云层厚度不错,高度也属于中等,非常适合执行云层上方的隐蔽侦察。
经过优化调整,彩虹一号的陆地跑道起飞距离已缩短至一百多米——但当前形态的三色堇号上,显然不具备如此长度的飞行甲板。
不过这根本不算事。苏冥召来了几名擅长风系法术的学员,硬生生利用法术产生的升力,将彩虹一号直接吹上天。
“这个‘大风筝’带劲啊!”几位学员兴奋地看着彩虹一号越飞越高,最终隐入云层之中,“还是会长玩得!”
苏冥没听到这个,不然损管小组又要多几位成员。他爬上三色堇号最高的舱室,瞭望平台中,展开无人机图传终端。屏幕很快亮起,显示出彩虹一号已爬升至云层上方的画面。
与下方阴沉的海面截然不同,云层之上阳光普照,万里碧空,金色的光线洒满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