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国体初论之其一

阁部之争,在大明已经进行过多次了。

原时空,万历年间就爆发了最激烈的一次阁部之争,加剧了朝局的对立,内阁裱糊到最后,彻底无法控制朝局。

大明已经迈入了工业化的门槛,即将面对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强中枢权力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海瑞看向苏泽说道:

“内阁诸公的人品,海某也是知道的,有他们在朝执掌内阁,必然政令通达。”

“可是苏通议,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在内阁的是严嵩,又要如何?”

苏泽问道:

“海公的意思,是担心阁权无人制约?”

海瑞点头说道:

“严嵩专权,先帝有用人失察的问题,但是最后也能幡然醒悟,罢黜严党。”

“但如果阁权日重,再有严嵩在阁,门生故吏遍布朝堂,谁还能驱逐严党?”

苏泽明白了海瑞的政治主张了。

别看海瑞上《治安疏》骂皇帝,实际上海瑞骂皇帝是痛惜,是希望嘉靖能重新恢复到刚继位时候的英明状态,打个不恰当的说法,他是对皇帝“爱之深责之切”。

嘉靖驾崩之后,海瑞哀恸不已,甚至都哭得吐血。

海瑞是文臣士大夫中典型的忠君派。

他希望能规劝皇帝,让皇帝成为明君圣君,从而达成天下大治。

如果别人这么想,苏泽大概会觉得幼稚,这其实和很多百姓的“青天论”想法一样。

百姓都希望主政一方的官员是青天大老爷,青天来了好日子就有了。

民间戏剧中传唱的青天故事,各种拦轿诉冤的桥段,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但海瑞偏偏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是历史上罕见的道德无暇的青天。

他用自己的要求,来要求皇帝,这似乎也合理?

隆庆皇帝在位干得确实不错,所以海瑞才提出自己的疑问。

如果内阁烂透了,那谁来限制内阁?

海瑞这个问题,苏泽也有些迷茫。

民权?

这在大明太虚无缥缈了,再说了原时空那些民选闹剧,民权就真的可靠?

贵族院元老院就不说了,这在中华这片土地上早就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至于相信官员之间的制衡,那就更可笑了,王朝末期都伴随着严重的党争。

苏泽自己也无法给海瑞一个完美的未来。

但是他明白现在想那些还太远了。

要进行更深刻的改革,必须要强化内阁权力。

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至于以后国体要如何设计,就连身为穿越者的苏泽,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苏泽说道:

“天子权威至高无上,设置中书五房只是为了内阁更好的行政,无伤国体。”

海瑞听明白了苏泽的意思,强化内阁职权是现在必须的选择,未来的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如果只是设置中书五房,其实也在海瑞的容忍范围之内,给内阁增设秘书机关,让内阁更好的行政罢了。

海瑞真正担忧的,是内阁无限制扩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但是目前大明的整体思潮和官场结构,内阁距离这一步还太遥远了。

海瑞罕见的露出笑容:

“竟然也有苏子霖看不透的未来。”

海瑞接着说道:

“阁老们本官信得过,但是其他人出任中书检正官,本官信不过。”

“本官会上奏朝廷,请苏通议出任中书检正官。”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