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谨行如今是文选司的主事,这个岗位十分的关键,他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平日里十分谨言慎行。
但是今日他一改往日的作风,坐在公房中和几个文书吏侃侃而谈。
“大家还记得段主司吗?”
眾人点头。
段暉在吏部的年头很久了,吏部的老吏基本上都认识他。
唐谨行说道:
“段主司不是去了辽东吗?我辽东的乡党,辽阳李总兵和他公事。前几日来私信说,他在辽东还经常抱怨,说是咱们尚书大人对他不公平,將他调到辽东这等苦寒之地,经常嚷嚷著要辞官呢。”
这下子屋內的老吏们都紧张的闭上嘴巴,事关吏部尚书,他们不敢多说。
唐谨行连忙说道:
“没想到段主事竟然是这样的人!谁不知道我们杨尚书知人善任,而且去辽东担任兵备道也不算是贬謫,如今我大明重视亲民实务的经验,这是杨尚书栽培他!”
在场的老吏连连附和,但是他们此时心情十分的纠结。
这种积年老吏,除了日常工作之外,最重要的社交货幣就是“谈资”。
他们是吏部消息最灵通的群体,一个掌握了谈资的吏员,就是这段时间吏部最亮眼的人。
但是有关杨尚书的“谈资”是危险的。
可越是“危险”,就越是吸引人。
他们又想要听,又怕这件事牵连到自己。
唐谨行说完,又將李成梁信中段暉的抱怨说了一些。
在场一些老吏都是和段暉共事过的,知道他的说话风格,很快就確定这些话真的是段暉说的。
“散布消息”完毕,唐谨行果断停止了这个危险的话题,接著说道:
“今日的事情,可不是本官说的!”
眾老吏纷纷点头。
唐谨行这才满意的让眾人离开。
等老吏们离开,唐谨行这才嘆气。
冒著危险帮著李成梁完成这个人情,只希望杨尚书听到传言,別发现是自己传播的就行。
——
次日,就在朝廷因为开发辽东的人选还迟迟未定的时候。
吏部尚书杨思忠出手了。
杨思忠首先提议,仿效汉唐旧制,在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
都护府是三品的机构,也就是说都护府的大都护是正三品。
但是按照杨思忠的意思,都护府兼管文武,所以只是虚设,也就是不真正派人任职,由朝廷重臣或者王公贵戚遥领,仅作为朝廷的荣誉职位。
下面再设置副都护,从三品武官,负责安东都护府的军务。
再设置都护府司马,从三品文官,负责安东都护府政务。
这样一来,安东都护府文武分置,这也是吸取唐代节度使的教训,给都护府分权。
杨思忠推荐辽阳兵备道段暉,出任都护府司马,辽阳总兵李成梁,出任都护府副都护。
並且杨思忠请求將安东都护府的治所设置在古扶余城。
这里曾经是金国的都城黄龙府,而苏泽知道这里日后的名字——长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