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京师和农政有关的官员也都来了。
这些官员们坐在观礼台上,看着马车抵达广场。
“罗万化!”
苏泽一声令下,脱粒机动了起来。
这是用蒸汽机驱动的脱粒机,轰隆隆的蒸汽机喷出白色蒸汽,脱粒机滚动起来。
采风使们拿着麦穗放入机器中,麦粒就会打出来,鼓风设备又会将杂质吹走,最后饱满的麦粒落进袋子里。
周围的百姓啧啧称奇,其实脱粒机的原理也很简单,和手工脱粒也差不多。
而用来筛选麦粒的风机也早就被发明了。
但是这都是要手动的,效率比较低,这台机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脱粒的速度非常快,这让种过田的百姓都称奇。
高拱也很感兴趣,这种农机能够大大增加效率,他向苏泽问道:
“这种机器能量产吗?”
苏泽点头说道:
“这本来就是量产的机型了,是范氏煤矿的工匠们制造的。”
“范氏煤矿的工匠?就是范氏煤矿先用的铁轨运煤和蒸汽机抽水吧?”
苏泽点头说道:
“师相,范氏煤矿如今已经研发出能用蒸汽机驱动的矿车了,就是速度上慢一点,说不定什么时候,铁路就不用马拉了。”
不用马拉的铁路?
这句话让高拱都懵了。
房山铁路,普通百姓都称呼马拉轨道车。
如果连马都不要了,还是马拉轨道车吗?
但是也对啊,蒸汽机既然能抽水,那驱动车厢前进也不是不可能。
高拱甚至有些恍惚,这大明怎么变成这样了?
也亏着使用了新式脱粒机,各家的麦穗被分离出麦粒,一袋袋的小麦被扎起来,放在各家的面前。
空气里弥漫着新麦的清香,更多的是凝重的期待。
这时候,又有小吏搬来官秤,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称量时刻了!
武清伯李伟的脸色有些难看。
装袋之后,自己家的小麦要比英国公少一袋!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虽然每一代的麦子重量有差异,但是袋数才是决定性的。
不过好消息是,他们两家的小麦数量是一骑绝尘的领先,从袋数上算,亩产要比其他家多四成!
这已经是非常恐怖的数字了!
要知道,粮食的产量是很大的。
在这个很大的基数上,如果增产四成是什么概念?
李伟已经后悔了,为什么不在自家田庄所有的土地上都用肥田粉?
这样一来,今年收成不就要增产四成了?
因为袋数最多,英国公张溶脸上满是得色。
他还故意看了一眼武清伯李伟,一直等到对方的脸色铁青才把目光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