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三土司之乱

这也是翰林们抱怨张元忭的原因。

明明只要待在翰林院中,等著机会就好了,为什么要去大小九卿衙门受苦?

沾染了实务之后,万一给自己的官场生涯沾染了污点怎么办?

外任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邓以赞跟著夏煒,从翰林院中来到了內阁。

夏煒不喜欢邓以赞这种人。

在张居正身边多年,夏煒见过太多和邓以赞一样的投机分子了。

他们今日表现出来的巴结阿諛,那都是因为张居正是內阁次辅。

一旦有了更大的利益,他们反水更快。

等到了內阁的偏房后,夏煒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回到了中书廊办公去了。

邓以赞见到了张居正。

一见到邓以赞,张居正就说道:

“汝德啊,我记得你是江西人?”

邓以赞立刻用一口流利的雅言说道:

“师相,弟子是南昌府人,但是和雷阁老並无旧识。”

张居正內心轻笑了一下。

雷礼也是江西南昌府人,也就是邓以赞和雷礼是同一个府的乡党。

这其实已经是很亲近的关係了。

雷礼在去往淮安之前,还向张居正推荐过邓以赞。

但是自己只是询问他的籍贯,邓以赞就跳出来撇开和雷礼的关係。

这人的上进心似乎太强烈了。

张居正確实不喜欢这样的人。

其实从立场上,他更喜欢张元忭的態度。

翰林体系实在是太封闭了。

而且隨著如今各部职能日益的专业化,张居正也意识到,仅仅依靠四书五经,已经无法处理政务了。

户部开始使用龙门帐法了,户部的帐越来越专业化,各种经济政策都需要计算作为决策依据。

很多户部的老官员,都感觉到了压力,开始主动学习算学。

一个翰林出身的官员,日后如何处理户部的事务?

就算是不用看帐,经济上的事情要懂吧?要不然怎么决策?

工部也同样如此,甚至工部內的分化更厉害,营造和工业部门的专业完全不同,搞建筑的和负责冶铁的官员,都有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工部还要负责军工生產。

兵部更是专业化到了极点。

剩下的九卿衙门,通政司要负责整个大明的驛站邮递网络,鸿臚寺要负责大明的外交事务。

这些工作都越来越专业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不懂实务,那真的要被手下的官员蒙蔽。

但是现在是党爭的阶段,张居正也身不由己。

他挤出一个笑容说道:

“汝德啊,为师想要让那你去兵部观政。”

“啊?”

这下子连邓以赞都结巴了。

兵部,这不是赵阁老的地盘吗?

师相竟然让自己去兵部观政!

邓以赞首先想到的是各种阴谋,是不是张居正和赵贞吉达成了什么协议,將自己卖给赵贞吉泻火?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