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三土司之乱

第 三土司之乱

张元忭都没敢回到翰林院,直接就选择了前往工部观政。

没办法,他在翰林院的名声太臭了,如果现在回到翰林院,说不定要被打。

邓以赞虽然这次输了,但是他却因为上书反抗,而在翰林院內获得了很好的名声。

加上他本身就喜欢结交同年,儼然成了本科进士之首。

今天他踏入翰林院內,立刻就被同年的庶吉士们围上了。

“邓会元,这观政之事?”

这次张元忭上书,夹在中间最难受的就是这些庶吉士们了。

庶吉士等於是见习翰林官员,需要两年后参加馆选才能留在翰林。

馆选考试对他们来说,是不亚於科举的生死大考。

这一次张元忭的奏疏之中,倒是没有强制要求庶吉士也要去观政,而是提出自愿原则。

但是张元忭又提出,在庶吉士转正的馆选考试中,要加入实务的考试內容。

那这些庶吉士就尷尬了。

让他们离开翰林院,那就要处理各种庶务,万一没时间好好复习馆选考试,耽误了馆选考试怎么办?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如果不去观政,馆选考试真的考了很多实务的部门,这些没有政务经验的庶吉士,要怎么通过馆选考试?

这也是张元忭在新科进士中名声臭了的原因。

他是新科状元,直接授予翰林官,不需要参与馆选。

你张元忭自己要去做实务,自请调出翰林院就是了,为何要拉著大家一起倒霉?

而给大家“出头”的邓以赞,则成为了新一届科举士子的领导者。

这也是邓以赞冒著得罪內阁的风险,也要上书的原因。

作为刚刚踏入官场的新人,邓以赞不怕得罪阁老,特別是赵贞吉这样的阁老。

我就在翰林院內,你赵贞吉还能打压我?

三五年后,你赵贞吉还在不在朝中都不好说了。

就算是被穿点小鞋,那这也可以成为自己不畏强权的名望,日后还会成为自己的人设之一。

这也是邓以赞的盘算。

邓以赞面对同年的询问,立刻说道:

“我翰林本就是清贵之地,是国家储才之所,谁爱干那些庶务,自请上书去就是了!”

“诸位好好准备馆选,还是留在翰林为上!”

听到这里,眾人仿佛有了主心骨。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中书舍人来到了翰林院,正是张居正身边的中书舍人夏煒。

邓以赞是好好研究过朝廷局势的,自然认识这位张居正身边的秘书。

“夏舍人。”

“榜眼郎,学士请你去內阁。”

张居正还兼任著翰林学士的职位,也就是翰林院的一把手。

听说张居正要召见自己,邓以赞更是觉得自己投机对了!

听到张居正要单独找见邓以赞,其余的庶吉士都露出艷羡的表情。

翰林院是储相不假,因为很多青云之路只有翰林能走。

但是谁能走,这也看朝廷的任命。

所以阁老的意思就很重要了。

如果张居正真要栽培邓以赞,让他搞个编书的工作,然后安排给太子或者皇帝当讲官,很快邓以赞就能出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