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通政司怪谈其五

“平常时,自然没有问题,但是税赋过于倚仗东南,就会头重脚轻,财政上也会束手束脚。”

“自去年来,北方产业发展,也是朝堂最硬气的几年。”

“苏子霖说的没错,要在东南打开局面,开征商税,就必须要维持现在的局势。”

张居正似乎下定了决心,对着儿子说道:

“你去追上苏子霖,告诉他为父会支持他的奏疏,让他明日上疏吧。”

——

腊月十八。

“号外号外!铁路公股即将发行!”

京师的四大报纸,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宣传铁路公股发行的事情。

国子监旁边的茶馆中,黄文彬喊住报童,掏出黄铜币买了一份《乐府新报》。

坐在黄文彬对面的朱俊棠也掏钱买了一份《商报》。

四大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房山铁路的事情,苏泽上疏朝廷,请求修造房山县到京郊的铁路,获得皇帝御批通过。

铁路总费用三万银元,一百银元为一股,合计发行三百股,交由京师大宗粮食交易市场发行。

需要认购铁路股票的,可以去大宗粮食交易交钱购买。

报纸上详细讲述了股票的规则,包括约定股息,五年后回购股票,以及成立铁路董事局的新闻。

不过两份报纸上的内容也有不同。

《乐府新报》是官报,主要还是对铁路计划进行了说明,称赞铁路是能加速京畿发展的东西,等铁路修成之后,京师的水泥、冶铁就不会再缺乏煤炭,同时房山的玻璃也能以更低成本运输到京师来。

《商报》则更关心铁路股票的收益,同时也对新成立的铁路董事局有一定的遐想。

放下报纸,黄文彬叹息道:

“一百银元一股,真有钱啊!”

他现在是个国子监的穷博士,把他卖了也换不到一百银元。

朱俊棠从代王府分到了一笔钱财,他将这笔钱都存放在山西范氏的票号里,看到《商报》上分析铁路股票的收益,他也有些动心。

两人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为了能在过年前离开京师,前往直沽坐船南下澎湖。

茶馆中有关铁路股票的议论纷纷,不过黄文彬是知道这帮人就是穷酸口嗨,这里根本没人能拿出一百银元来。

“黄博士,您看这铁路股票能买吗?”

“你要买?”

朱俊棠点头说道:

“亡父去世后,学生家中产业也都变卖了,手上有点结余,您看?”

黄文彬看着这个弟子,这些日子他也清楚了朱俊棠的过往,倒是也不羡慕他这笔钱。

代王除藩,朱俊棠之父也被代王暗杀,他们父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笔钱说是血汗钱也不为过。

黄文彬说道:

“既然是苏翰林搞出来的东西,保证一年半分息是没问题的,这要比借给那些票号要靠谱多了。”

听到黄文彬这么说,朱俊棠下了决心,再离开京师之前买上一股铁路股票,这要比全部存在范氏的票号中强。

前些日子,京师暴雷了几个民间票号。

说是票号,实际上就是聚资放贷的钱庄。

刚开始可能还有人拿着钱去放贷,但是这些钱庄利息高昂,吸引了大量百姓去存钱,最后钱庄主人卷款逃跑,留下了民案司堆积如山的卷宗。

朱俊棠庆幸自己存在范氏的票号中,但是也对票号产生了不信任。

他的全部身家都在票号中,总是不太安全。

铁路股票的年息五分虽然不多,但按照《商报》的计算,也和山西薄田出租的收入差不多了。

而且当地主还要管理土地,要向佃户收租,种植粮食也有风险。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