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罗万化请沈一贯过来的,在这场风波中一直沉默的《乐府新报》,准备为这次的《会计录》风波来一次总结,盘点一下今日因为不合理开支而落马的官员人数。
不得不说,罗万化是越来越会办报了。
《乐府新报》是官报,所以在舆论战的初期不能下场。
原因自然也简单,《乐府新报》这么大杀器的报纸,自然不能用来攻击其他衙门,要不然别的衙门都会有极大的恐惧感。
甚至六科都察院也会不满,报纸如果成了弹劾官员的工具,还需要言官干什么?
苏泽明白这个分寸,作为官报本来也不应该抢监察机关的工作,所以《乐府新报》在这次乱战中保持了缄默。
临近《会计录》出世,罗万化实在是憋不住了。
于是喊来沈一贯,对已经盖棺定论的案件来一个盘点,也算是最后蹭一把热度。
不过苏泽倒是挺支持罗万化的想法的。
这些官员都已经定罪,那报纸上报道的就是官方消息了,那总不能说《乐府新报》是政治斗争工具了吧。
然后报道落马官员,这肯定是很有热点的新闻,无论是当官的还是百姓,谁都喜欢看官员落马的消息。
沈一贯又说道:
“光禄寺也黜了不少人,是违规祭祀的事情。”
罗万化问道:“违规祭祀?”
沈一贯点头说道:
“天子立七庙,远庙为祧。光禄寺隆祭祧庙,去年多耗费了三万银元。”
罗万化皱眉,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从春秋以来,儒家就制定了严格的礼法。
礼法这东西,是对统治者神圣性的背书,即使是到了明代,也是非常重要的。
天子七庙,就是说天子在祖庙中,只能祭祀七个祖宗。
而剩下来的祖宗牌位,则要移到祧庙,也就是远祖之庙,这就被称之为祧迁。
当然,也不是所有祖宗都要祧迁的,能被冠之以“祖”“宗”的皇帝,就可以“永世不祧”。
罗万化忧虑的地方,就是因为嘉靖朝最大的一场朝争,也就是大礼议,就是关于祧迁的。
嘉靖皇帝要将自己的生父移入七庙中,那就要将别的皇帝从七庙里迁出来。
嘉靖皇帝迁出来的皇帝,就是仁宗朱高炽。
果然,沈一贯低声说道:
“光禄寺隆祭的,就是仁宗皇帝。”
苏泽也叹息一声。
大礼议的余波至今还在荡漾,显然嘉靖皇帝将生父抬进七庙这件事,很多官员至今都是不服气的。
光禄寺隆重祭祀被抬出七庙的仁宗皇帝,这不就是在暗搓搓的反抗大礼议吗?
果不其然,沈一贯说道:
“陛下震怒,严惩了光禄寺相关的官员,光禄少卿也上书请辞。”
苏泽也跟着叹息。
大礼议确实是嘉靖继位后的一步妙招。
大礼议是关系到皇位传续的问题,是关系到嘉靖皇帝正统性的重要事件,嘉靖皇帝也是通过大礼议确定了其继位之后的法统。
但是非要将自己的亲爹抬进七庙,这就是嘉靖皇帝有些过犹不及了。
这件事也成为嘉靖朝后期朝廷争斗的一条暗线。
苏泽也不知道这些光禄寺官员,偷偷用重礼祭祀仁宗,到底是对仁宗的敬仰,还是暗搓搓的恶心人,又或者只是单纯的蠢。
反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闹出这样的事情,百官也担心皇帝借此发挥,再搞一轮大礼议。
不过目前看来,隆庆皇帝只是惩办了光禄寺的官员,似乎没有扩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