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前置任务?《请增补阁臣疏》

内阁辅臣的增补,需要吏部拟定名单,再由皇帝选出新增补的阁臣名单。

而新阁臣的候选人,就是大小九卿这个圈子里。

但是李芳领了旨意,却没有离开,隆庆皇帝看向李芳,只见这位司礼监掌印也跪下说道:

“陛下,阁务繁重,司礼监的事务也繁重,请陛下也开恩,给司礼监增补秉笔吧。”

隆庆皇帝更是笑了出来:

“朕还以为是什么事,增补阁臣后内廷也该加人,司礼监议个名单出来。”

“谢陛下隆恩!”

等李芳走后,隆庆皇帝想起自己父皇在朝的时候,内阁都争的你死我活,阁老们都要把对方踢出内阁。

怎么到了自己执政,阁老们都一致要求增补阁臣?

是人心变了?还是世道变了?

——

这份奏疏自然不用威望点,直接就获得了通过。

——【模拟开始】——

《请增补阁臣疏》当日送到内阁,内阁三位阁老一致同意你的奏疏。

皇帝批准了你在奏疏,下令吏部拟定阁臣候补名单。

威望点+500。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 】

【本次模拟不消耗次数,剩余2/2】

苏泽刚刚放下【手提式大明朝廷】,沈一贯就冲进了报馆:

“子霖兄!陛下同意了你的奏疏,要吏部推举阁臣候选了!”

沈一贯接着用玩味的眼神看着苏泽说道:

“同僚都向我打探,子霖兄觉得谁会入阁?”

苏泽无语的说道:

“增补阁臣是陛下钦定的事情,哪里轮得到我来议论?”

老实人罗万化也帮腔说道:

“是啊,子霖兄不过是上书请求增补阁臣,增补人选是吏部拟定,最后是陛下钦定阁臣人选。”

沈一贯看了一眼罗万化,知道这位状元郎的性格,也懒得向他解释。

沈一贯继续追问道:

“这次增补阁臣的热门人选有这么几位,王鸿胪,殷少宗伯,李少司寇,子霖兄怎么看?”

王鸿胪,就是出使草原立功的鸿胪寺卿王世贞。

殷少总伯,就是礼部侍郎殷士儋,他之前担任詹事府少詹事,教导太子有功劳。

李少司寇,就是刑部侍郎李一元,他刚刚编成《大明民律》。

如果是以前,三人的功劳都足以入阁了。

但是放在“群贤毕至”的隆庆朝,三人也只能说是难分伯仲。

新增补阁臣,是会引起朝堂格局变化的,沈一贯看向苏泽,等待苏泽的回答。

苏泽当然没有回答沈一贯的问题,不过沈一贯倒是提醒了自己,增补阁臣会对当下的政治局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今内阁虽然看起来平静,实际上是被政务给堆满了,加上一个擅长稳定朝局的首辅李春芳在,这才维持了微妙的均势。

自己虽然是高拱的门生,却不是高拱的核心圈子成员,而有关政治斗争方面的“脏活儿”,高拱也是从来不找自己商量的。

吏部掌握在高拱手里,高拱让自己上书增补阁臣,是不是有别的考量?

而其他阁老,是不是也有别的心思?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