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德育论和智育论

而人能够接受新知识的时间有限,如果再把德育放在前面,那就浪费教育资源了。

武监的学制只有两年,如果再大搞德育,那就有违苏泽倡议办武监的初衷了。

可和徐文壁一样,苏泽面对兵部的合议,也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

德育优先,可以说是这片土地根深蒂固的共识。

苏泽思考了一下,对着徐文壁说道:

“定国公,这件事,苏某还要再思量思量。”

听说苏泽要思考,徐文壁也知道事情棘手,他连忙说道:

“那这件事就交给苏翰林了,下次合议就由你起草吧!”

说完这些,定国公徐文壁就站起来说道:

“本国公还是去盯着工部那边,陛下要尽快建成武监,本国公可是要盯紧点。”

说完这些,定国公就匆忙离开了公房。

苏泽摇了摇头,这位定国公一辈子都对自己的定位十分准确,在原时空靠着祭祀一路坐到了太师的位置上,可面对隆万朝这帮人精宰辅们也不敢龇牙,安安稳稳的做了一辈子吉祥物。

这方时空里,虽然被自己推着坐上了武监的监副,但依然不改谨慎怕事的性格。

不过这样也好。

苏泽想了想,兵部火力太猛,是时候拉人一起承担火力了。

苏泽夹着兵部合议的奏疏,向皇宫方向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向苏泽道喜。

这也怪罗万化,他非要在《乐府新报》上刊登了苏泽得子的喜讯,认识苏泽的人都向他道贺。

也亏着今日早上出门前,赵令娴让人准备不少绑着红线的黄铜币,苏泽这么一路发着喜钱一路到了皇宫,等到了内阁的时候,身上的喜钱都已经发光了。

“苏子霖求见?”

高拱涌起不妙的预感。

世人都说苏泽锐意进取,是个奋进的年轻官员,但是高拱很清楚,苏泽的性格其实颇类李首辅!

每次他上疏,都有一个衙门的人要倒霉,去年户部、工部、兵部都被他折腾的够呛,可苏泽本人不是在詹事府摸鱼,就是在报馆摸鱼,就连《乐府新报》,现在都是罗万化在操持!

这样一个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家伙,妻子刚刚诞子就求见自己,注定没有好事。

高拱皱着眉头,还是让中书舍人郭准通报苏泽,让他在内阁偏厅等自己。

“苏翰林,高阁老还有几分奏疏要票,请您稍待片刻。”

苏泽看着忙碌的郭准,突然想起自己儿子。

好像皇帝给自己荫的就是中书舍人吧?

如果自己儿子没有科举的才能,那就要和郭准一样当中书舍人了?

也对,郭准不就是前任辅臣之子吗?

这么一想,隆庆皇帝给自己的封赏确实不错。

和宋代不同,大明荫官还是很严格的,不仅仅对封荫的数量有规定,对于封荫官员也有标准,六科还可以封驳不符合条件的荫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