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在美国,好像十九岁不能喝酒吧。”
“所以呢?你会阻止我吗?”
昏暗的地下室里,空气仿佛凝固。
女孩靠着一面漆皮剥落的墙壁,两只手松松地垂在膝头,她说着话,缓缓抬起眼睛去看男主角。
那一双眼睛——在汤姆·汉克斯的眼中,仿佛燃烧着火焰,或者说,是一簇赤裸裸的,未加修饰的,让他也无法找到一丝一毫表演痕迹的爱焰。
哪怕在他的演员生涯中,见过无数出色的表演,但这一瞬间,女孩所展现出来的真切与纯然,依旧欺骗了他的感官。
他几乎开始相信,她在这一刻,是真的爱着他。
百分之百,毫无保留,从身体到灵魂。
在这一刻,女孩之前的稚嫩表演都仿佛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谁敢说,那会不会是一个故意的设计?
在这一瞬间,汤姆·汉克斯的脑海中蓦然闪过一行字:
是他在史蒂芬办公室里看到的那幅奥斯卡“最佳女配角”fyc广告上写着的句子。
如果他没记错,那是出自《滚石》影评人彼得·崔弗斯之口。这位以犀利著称的影评人,在那段评论里这样写道:
“比起塞隆,我更喜欢她和陈的对手戏。两个人在那间昏暗、狭窄的房间里,仅靠对视,仿佛就能点燃空气。”
——这居然是真的。
……
……
“……明天我就回去了。”
“哦?你不留在美国?”
“不了,这次本来就是因为罗杰的事情来的,结果没想到耽搁了这么久。”
“原来是这样……我看新闻上说,罗杰那老家伙是因为你才起死回生,是真的吗。”
“哈哈,戴瑞斯,你怎么也会相信这个。”
“哈哈,要是别人我当然不信,但是你,我不知道。”
“哈哈哈,事实上是,罗杰在我去医院的时候,就已经好转了,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么说起来,还真像是被神祝福过……我知道上周我们的票房卖了 ?怎么样?”
“我记得好像还是 ?”
“没错,这周扩映了大概 ,所以,票房和首周基本持平。”
“哈哈,这么说起来,我们北美票房甚至有可能过亿?”
陈诺还没来得及回话,休息室的门被推开了,主持人说道:“陈,詹姆斯,放映结束了。”
“ok。”
陈诺当即站起来,“那我们进去吧。”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总之,当陈诺和詹姆斯·普利兹克外加临时加入的戴瑞斯·康吉,三人重新走上舞台,掌声十分热烈。
虽然不像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的时候,那种全体起立鼓掌十多分钟的风光,
但是,也响了 。
别以为 ,一个托都没有,更没有任何人的粉丝或者收了钱的影评人。
能来,那就算不错,能鼓掌,那都算给面子。
能在主创走上台之后,还响了 。
随后,等三人在舞台上的高脚凳上入座,本场私人放映会最重要的交流环节开始了。
而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给面子一说了,可以说,台下的每一个人,来的目的都绝对不是来给他们抬轿子。
果然,当主持人邀请凯瑟琳·毕格罗这个前妻姐发出的第一问,就特么暗藏杀机。
“作为导演,我想问问普利兹克先生,《drop》对美国社会底层的描绘非常直接,你把故事焦点放在非法移民、性产业、地下交易、种族歧视这些灰色地带。
所以,在电影里,新奥尔良几乎一直都是阴雨绵绵,没有一个晴天,这让镜头一直都呈现出一种相当压抑、阴暗的氛围,你使用了很多空镜头来表现这一点,我很喜欢这种拍摄手法。
ok,我的问题是,你是怎么想到这么拍摄的,你的意图是什么?”
坐在他身边的詹姆斯·普利兹克明显没意识到凯瑟琳的问题里埋了钩子,一听到“喜欢他的拍摄手法”,整个人就笑得像个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的小学生,
拿起话筒就说道:“凯瑟琳,谢谢你的夸奖。
的确,在这部电影里,我刻意让新奥尔良的天空保持阴雨,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在美国,这些非法移民、性产业、地下交易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南部城市,这些问题背后的系统性失职才是让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
我想,在这种情况下,雨天应该是一个合适的背景。”
凯瑟琳·毕格罗道:“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
眼看詹姆斯还要顺着话题说,
陈诺轻咳一声,道:
“凯瑟琳,我想你误解了,我想导演不是这个意思。”
陈诺带着微笑,转头看着詹姆斯,道:“我从剧本创作阶段就跟詹姆斯一起讨论过你想的这个问题……”
詹姆斯一接触到他的眼神,微微一愣,顿时把话筒放下了。
陈诺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还算没有太傻。
他不知道凯瑟琳·毕格罗这个一向特立独行,敢拍《刺杀本拉登》的女人,是不知道还是根本不在乎,所以才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