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就是汉人的脊梁。
……
晶莹,澄澈的夜色。
缺了一点的月亮悠然的悬挂在天上。
银河如带,星辰似海。
三辆马车行驶于官道,马夫拼命的甩动着鞭子,马蹄纷飞,马车的轮轴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行驶在最前面的马车中赫然坐着三个人,一个中年男子是安州刺史马志峰,一个中年女子是马志峰的妻子,最后一个面容稍显苍老的男子,则是马志峰的管家,后方两辆马车之中,则是分别坐着马志峰的四个嫡子。
马车颠簸,连续数日的逃命让几人面色大都有些疲惫和憔悴。
匈奴大军已经开始进攻安州城,就和马志峰计划中的一样,他手持着一柄宝剑,在安州的城墙之上发下誓与安州共存亡的壮言。原本陷入惊惧,恐慌中的安州城,因着马志峰的一番话士气大振。士兵热血沸腾,更有数不清的老百姓扛着锄头,镰刀登上城墙,准备一起镇守安州。
随后,马志峰便以不通军略为由,将作战指挥权全部交给了府兵统帅王将军,又详细安排了一些后勤方面的工作,确保安州城内一时半会儿用不着自己,随后就带着家眷,悄无声息的从另一个城门溜走。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他要用安州城内十几万百姓的命,来成就自己的名声。
三辆马车,应是可以承载更多人的。
但马志峰并没有这么做。
一方面,车厢内人更多,逃命的速度不可避免就会慢了下来。另一方面,若是有一些子嗣死在安州城,更能证明自己的功勋和牺牲。
是以,除却对马志峰最重要的妻子和嫡子之外,其他庶子庶女,尽皆被马志峰舍弃。可惜了,若非夫人心软,他还准备留下一个嫡子的,毕竟这样看起来也更为真实。
马志峰面色有些苍白,大概是因为失血过多的缘故。
肩膀上缠绕着一圈圈的布,中间沁出暗红的痕迹。
肩膀受伤了,自己戳的。
虽说已经过去了三日,伤口已不像最开始那般巨痛,可每当马车颠簸,不经意触碰到伤口,面皮依旧不由自主的抽搐着。
马志峰大概是想要闭上眼睛好好休息一下的,三日三夜未曾合眼,马志峰只感觉精神极度疲惫,可颠簸的马车和肩膀上的疼痛,却是让他的意识格外清晰,抿了抿苍白又皲裂的嘴唇,马志峰睁开眼皮,扫了一眼前方黝黑的夜:“距离德化,还有多久?”
“回老爷话,约摸还有三十里地。”管家立马回答道:“老爷可是准备在德化稍作休息?”
“不……”马志峰摇了摇头:“不要停,直奔平阳。”
在离开安州之后马志峰可以逃亡三个方向。
彭州。
定州。
平阳。
彭州直接就不在马志峰的考虑范围,马志峰知道他不算什么好东西,可那彭州刺史却是连他都不如,若是匈奴大军在拿下安州之后转道彭州,彭州定会在半月之内彻底沦陷。至于定州,刺史焦俊泽的确是有一些本事,可是在马志峰眼里,比起宋言还是有不少差距。
虽然马志峰有些瞧不起宋言低贱的出身,却也不得不承认宋言在行军布阵方面的能力。要说现在的宁国谁能挡得住暴虐的匈奴,除却宋言之外,再无第二人选。
是以,马志峰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平阳,作为逃亡路线。
当然在东陵城,宋言和白鹭书院之间有一些龃龉,但马志峰相信,国难当头这些小小的矛盾根本不值一提。
宋言也不会是那种分不清轻重缓急之人。
这样想着,马志峰再次将视线看向了窗外,阴沉的夜色笼罩着远处的山峦,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城郭的轮廓于黑暗中若隐若现。马志峰心中微微泛起一些躁动,他知道距离德化县越来越近了,只要到了宋言的地盘,大抵便会比之前安全一点,偶尔还会扭头看向身后,恍惚中视线似是能跨越空间的限制,看到百里之外的安州。
也不知现在的安州究竟是什么模样。
安州城应该早就已经被攻破,那些匈奴蛮子现如今应该正在安州城内烧杀抢掠吧?大概会死很多人……毕竟这些匈奴蛮子最是喜欢屠城。
就是可怜他那几个闺女,还有那些貌美如的侍妾,多半是要被匈奴的蛮子给糟蹋了,想一想便觉得心情有些憋闷。
不过这些都只是小事儿,他越是凄惨,就越是能从朝廷那边获得更多的封赏,只是牺牲几个侍妾,庶子庶女便能换来这些,在马志峰心里绝对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