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宁为战死鬼,不做苟且人(六千)

“将匈奴引入德化一把火烧了,的确是有机会将这支匈奴部队一网打尽,但风险太大,容不得任何错漏,最起码得一点,若是那匈奴大王子瞧出此乃空城之计,并不入城,我们的安排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那时,我们便不得不和匈奴的精锐骑兵野战,情况将会变的非常糟糕。”章寒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宋言呵呵一笑:“章将军所虑不错,不过无需担心,我保证那匈奴大王子,绝对会乖乖入了德化县。”

言语间,颇为自信。

宋言虽从未见过那匈奴大王子阿巴鲁,但通过这些时日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已经能够推断出阿巴鲁的性格。

此人勇武,骄纵,自负。

于战场上绝对是一名适合冲杀,陷阵,先登,斩将的猛士。

却是不适合做一个指挥作战的将军。

这些时日被阿巴鲁拿下的县城,基本上都是大军冲击,直接将些微的抵抗冲垮,然后立马就是数不清的匈奴人涌入县城,烧杀抢掠,将好好的一座县城变成人间地狱。按照纪纲,纪鹏在沦陷区打探到的情报,这阿巴鲁身边应该是有一个军师的,但那阿巴鲁显然不怎么听军师的话。

再加上接连不断没有任何挫折的胜利,定会让阿巴鲁心中的骄傲自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纵然是瞧见德化县大门敞开,大约也只是觉得匈奴铁骑天下无敌,所到之处宁国汉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像这种脾气暴躁的家伙,那军师纵然是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是万万劝不住的。

思虑之间,身后又传来一阵脚步声。

宋言扭头望去,却见来人赫然是德化县令,身边还跟着四五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几人登上城墙,先是冲着宋言行了一礼。

这几个老者,宋言也大都认识。

皆是德化县几个大姓的族长,族老。

这年代,还是很讲究宗族那一套。

莫看这几个老头儿须发皆白,走路都是颤颤巍巍,可在宗族内部,乃至于一个村子,一个镇子,甚至是县城之内,说话都是极有分量的,纵然是县令,县丞也决计不敢轻视。

宋言便将这几位老者搀扶起来,视线又扫了一眼城墙下方,便瞧见浩浩荡荡一大群年轻小伙子,月光下黑压压一大片,怕是有好几千,眼神略显狐疑:“几位老人家,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本侯帮忙?”

五个老头相视一眼,最终其中最为年长的一个,又冲着宋言行了一礼这才开口:“敢问侯爷,可是打算在德化同匈奴死战?”

宋言眉头微皱,自己亲自率领军队驻扎德化,再加上从安州过来的流民,能看出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一个老百姓打探军情,可算不得什么好事儿。

便是被当做密探也是有可能的。

那老头儿并未等待宋言的答案,而是再次开口:“于这场战争,侯爷可有绝对把握?”

宋言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打仗这种事儿,谁也不敢打包票的……就像王莽不会预料到天降陨石,李景隆,盛庸,瞿能,铁铉料不到青天白日起妖风。

老头再次拜了下去:“匈奴凶猛,所过之城,鸡犬不留。”

“侯爷身份尊贵,却依旧不惧凶险,亲守德化,护佑平阳安宁,此乃大义,老朽拜服。”老头虽已经年迈,可说到此处,声音却是陡然激昂:“然,我王氏一脉,安居德化三百年,亦不愿见久居之地为匈奴蛮人践踏,更不忍见侯爷孤军奋战,族中年轻一代六百人,愿听侯爷调遣,共御匈奴,死生不论。”

老爷子话音刚刚落下,便瞧见城墙下方乌压压一片人,立马单膝跪地,唯有一颗颗头颅高高抬起,其中不少人面容甚至还有些稚嫩,但一双双眸子却透出难以撼动的坚定。

紧接着,便看到另一名老头上前一步,朗声喝道:

“李氏一脉,年轻族人五百,愿听侯爷调遣,共御匈奴,死生不论。”

“赵氏一脉,年轻族人五百,愿听侯爷调遣,共御匈奴,死生不论。”

“郭氏一脉,年轻族人三百,愿听侯爷调遣,共御匈奴,死生不论。”

“郑氏一脉,年轻族人三百,愿听侯爷调遣,共御匈奴,死生不论。”

随即,德化县县令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县城百姓,有年轻者六千,愿留德化,同侯爷并肩作战,共御匈奴。”

“宁为战死鬼,不做苟且人。”

于城墙之下,最后乌泱泱的一大片也齐刷刷的单膝跪下,瞪大的眸子中,似是在泛着难以形容的光。

这一刻,纵然是宋言,胸腔中也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躁动。

他知道,这便是宁国的希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