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占好位置的‘老司机’们幸灾乐祸地看着他,等着他灰溜溜出去。
谁知苏录却径直走到了监考的书吏面前。先作个揖,然后指着他的桌椅问道:“请问先生,这套桌椅能用吗?”
监考的书吏自然也有一套桌椅,面对着所有考生。
众考生目瞪口呆,心说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不怕被日决吗?
果然,那书吏黑着脸问道:“你是考生吗?”
“是。”苏录赶紧给他看自己的浮票。
“是考生你就坐吧。”谁知书吏扫一眼浮票,竟站了起来,还帮他把桌椅搬到了前排靠窗的位置……
“多谢多谢。”苏录连声道谢。
另一间号舍里,苏有才的经历也如出一辙,父子俩都在号舍中最明亮避风的位置坐下了。连桌椅都是不摇不晃,最好的那种。
两间号舍的‘老司机’们不禁暗暗惊呼……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玩,以后有机会也可以试一下。
~~
卯时一过,又是一声号炮,学宫便关上了大门。
大老爷身穿朝服,携众佐贰先去文庙拜祭了孔子。然后回到致公堂前设下香案,拜请关圣帝君入场镇压,请文昌帝君入场主试,请魁星老爷进场来放光!
做完这一切,他才起身下令,公布考题,下发试卷。
新任县学海教谕便将考题,誊在数块贴了红纸的木牌上,礼房张司吏和两位典吏各举着一块木牌,开始挨个考场展示考题。
后头还跟着一众手捧试卷的书吏,上司走到哪就发到哪。
苏录和苏有才的考场因为挨着致公堂,所以都是第一个看到考题的……
考生们早就准备好了笔墨,将两道四书题和要默写的《孝经》起始句抄在稿纸上。
这时,试卷也发下来了,其实就是答题纸。
答题纸共十二张钉在一起,第一张填考生的姓名和考号。从第二页开始才是答题区,都是带着红格子的白纸。
每页竖行十四行,每行可以写十八个字,十一张一共两千七百七十二个格。其中前三张是用来默写《孝经》的,后八张用来誊写两篇四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