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先帝死因

朱子和道:“内阁不至于奈何不了八虎吧?三位大学士都是顾命老臣,手里还握有先帝遗诏,皇上也得先乖乖听几年话吧?”

“乖?”庞山长失笑道:“乖张还差不多,咱们这位新君可是大大的子不类父,一切都跟先帝反着来!”

“先帝抑制宦官,今上就倚仗宦官——登基半年,内府诸监局的佥书,多者竟增加到数百名。每当皇上露面,他们必然操刀披甲、前呼后拥,如临大敌、耀武扬武!”

“先帝勤政好学,他却在志学之年便开始倦勤。登基半年,什么昨日思念先帝夜不能寐,今天头疼,明日腿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先帝克己守礼,他就无视礼法,荒唐胡闹。”老山长笑指着邸抄:“你们往后翻,那里有内阁总结的几条过失。”

苏录两人赶紧往后翻了两页,就看到了几位顾命大臣联名劝诫皇上的奏疏,总结一下罪过有五条:

“一、上朝太晚,为政懈怠;二、看工匠干活,有失身份;三、海子上划船,不顾个人安危;四、经常外出打猎,太危险;五、不经检验,随便吃内侍呈上的东西。”

“这还是给皇上留了面子的,其实他做得更过分,在给先帝守灵时,便与八虎饮酒作乱,且歌且舞,还招来番僧封为‘灌顶大国师’……”

“好家伙。”苏录不禁倒吸冷气,这不是现实版的灵堂蹦迪,哄堂大孝吗?

“那诸位大学士有得头疼了。”朱子和幸灾乐祸道。

“恐怕他们头疼的不是皇上胡闹,而是皇上太有主见。”老山长冷笑道:“你们再往后翻,配合着户科给事中刘茝的奏章一起看。”

“是。”两人依言翻到了刘茝的奏疏,曰:

‘先帝大渐,召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于榻前,托以陛下。今梓宫未葬,德音犹存,而政事多乖,号令不信。’

接着列举了小皇帝的诸多过失,最后图穷匕见道:

‘……近日批答章奏,以恩侵法,以私掩公,使阁臣不得与闻,而左右近侍,阴有干预矣。愿遵遗命,信老成,政无大小,悉咨内阁,庶事无壅蔽,权不假窃。’

意思是,皇帝你最近怎么能,不经内阁自己批答奏章?却让身边太监参与国事?

希望你遵照先帝的遗旨,相信老成的大学士们,政事不论大小都要经过内阁,这样才能保证你不被蒙蔽,权力不被左右近侍窃取。

苏录跟朱子和终于明白,老山长为什么乐成这样了。原来皇帝有把内阁架空的趋势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