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积极备考

掌握这些还是非常重要的,不了解就会吃大亏……

比如,在江浙等文教发达地区,因为读书人实在太多了,每县应试童生动辄数千。为了照顾年轻学子,考试时会分‘已冠’‘未冠’两组,分开出题。即二十岁以上的老童生考一套题,二十岁以下的小童生考一套题。

未冠文题相对简单,回答实务时的要求也比较低,好尽可能多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而不是让老登占据所有名额。

四川属于偏远地区,考生没那么多,也没有条件分开出题,所有考生都考同一套。但刘先生告诉学生们,可以在论实务时,以‘童子申述’字样开头,向考官解释答题思路的稚嫩之处。

“还可以这样?”学生们纷纷惊叹。

“当然。”刘先生点点头,苦涩笑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部分州县官,毫无意外都更想选拔青年才俊。所以看到这四个字,下意识就会对你们放宽要求。”

宝贵的经验之谈!

~~

还有历年考生用血泪积累的教训,譬如要‘发卷三查’:

一查页码。在州县一级的考试中,因为考务人员水平有限,态度敷衍,经常会出现缺页多页的情况。拿到答题卷,一定要先检查页码,一旦发现要立即报告更换。

二查印信。首页右上角必盖‘县儒学印’,无印则卷废。

三查齐缝。每份答题卷上都有齐缝章,如果没有同样是废卷……

刘先生告诉他们,每次考试都有人因为这三点原因,卷子直接作废。但只需用几息时间检查一下,就不会有问题了。

还有一些诸如——策论列条时,每条以‘其一’‘其二’领起,忌用‘首先’‘其次’;帖经补句时,若忘下句,当用‘□’符号间隔,切忌留白,因为考官见空则黜……之类的知识点,虽然不要命,但足以让你被录取的机会大大减少。

~~

第六天时,刘先生又讲了各种救急之法,比如誊写时错字漏字该如何补救;遇到各种生僻不会的题目,该如何迂回破题;万一时间不够了,答不完卷子怎么办。

“答不完就算了呗。”学生们笑道:“反正肯定考不中了。”

“错。”刘先生却摇头道:“比如县试,动辄上千份卷子,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一起上,再加上各位幕友,每人依然要看几百份卷子。”

说着朝学生狡黠一笑道:“你们猜,他们看得过来吗?”

“难说。”学生们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