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久违的自信看得师母眼眶通红,这才是她记忆中的阿川相公啊!
“就是,先生现在再去考举人,保准一考一个准!”这时有冒失鬼脱口道。
堂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众同窗瞪着那个冒失鬼,傻波不知道先生和师母怎么掰的吗?!
果然,师母也紧张地看着刘江刘大川。
刘先生却平静地摇摇头道:“我决定不再考了。上次的主考是对的,像我这种四老五十的,就算考取了功名,又能做几天官?精力也跟不上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
说着他看向妻子道:“我还是安心教导年轻人,过好咱的日子吧。”
师母松了口气,高兴道:“你想通了就好,一把年纪了还去遭那个罪,我真怕你有个三长两短。”
“不考了不考了。”刘先生如释重负地口占一绝道:
“青衿解下挂书楹,半百方知世味平。
经卷课徒灯影静,灶间燕语暖风生!”
“好好!”学生们非常捧场地叫好,却也知道先生这回是真放下了。
“以后就看你们了。”刘先生又笑问众学生道:“你们一个月以后,都打算应县试吗?”
“是。”众弟子纷纷点头。
恰巧明后两年都有童试,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明年考考试试。万一考中了,就可以直接升学做生员了。考不中也可以积累经验,下次更有把握。
当然在场大部分学生,今年注定都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毕竟上斋的学长比他们多学了一年。还有之前毕业的那一批,比他们的经验丰富太多……
“就算是为了积累经验,也要做好准备再下场。”便听刘先生沉声道:“年前你们就别休息了!都来我这里,给你们免费辅导十天,保你们明年进场,心里不慌!”
“多谢先生!”众学生闻言大喜,先生当年可是教过文战堂的,应试经验极其丰富!
~~
于是年前,苏录又在刘先生这里接受了,为期十天的考前特训。
十天时间,刘先生没讲一篇文章,讲的都是各种注意事项、考试重点、应试技巧,以及各种避讳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