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愤怒的老山长

三人便见那是一篇名为《通达下情题本》的奏章,被内阁次辅李东阳藏在自己的诗文集中,堪称咄咄怪事。内容更是触目惊心——

‘为臣经过里河天津一带,所见……曳缆之夫身无完衣,荷锄之人面有菜色,极目四望,可谓寒心。’

‘临清、安平等处,盗贼纵横,杀人劫财者在在而是……各处回贼百十成群,白昼公行,出没无忌。’

‘又闻南来人言,淮扬诸府十分狼狈——或掘食死人,或贱卖生口,流移抢掠,各自逃生。以至江南、浙东荒歉之地,连绵数千里。朝廷虽差官赈济,减耗折粮,然拆东补西,得不偿失。’

‘且民户消耗,军伍空虚,官军无旬月之储,俸粮有累年之欠。夫东南为财赋所出,一岁之荒已至于此;北地贫薄,素无积蓄,今年再歉,则将何以堪之?’

看完之后,周山长只觉三观尽毁,若非这是李东阳去年所上的奏章,他肯定要怒斥为妖言惑众了。

“怎么会这样呢?我当年进京赶考时,沿途所见还算正常啊……”周山长喃喃道。

“老夫致仕前还是弘治中兴的局面呢!短短十年不到,两朝家底便被折腾一空。一场大灾就彻底现了原形,这就是你所谓的贤相在朝,国泰民安吗?”庞山长冷笑看着周山长,接着沉声道:

“再看看刘谢二公主导下,这些年来做的好事吧——”

“弘治十五年颁布的《问刑条例》,正式解开了太祖皇帝套在天下官员头上的枷锁,从此官员只要不谋反,犯了事儿统统可以交钱赎罪!贪赃枉法自此成风……”

“还有弘治十六年,震惊天下的张天祥牵连案。内阁明知道这是冤案,竟然以先帝不信任天下士大夫为要挟,坚持原判!要不是先帝坚持,根本翻不过来。”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只是先帝始终给自己的老师留了体面,最后都忍气吞声了而已……”庞山长叹息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