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到十八?”黄珂小吃一惊,心说那长得可够着急的。旋即大笑道:“好好好,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其实……”苏泰却没法坦然受之,实话实说道:“俺都没打进寨子去,在外头捡了个漏而已。”
“哈哈哈,真是个不贪功的好孩子!”黄珂闻言高兴道:“这一条在行伍中很重要,如果再不诿过,那就是一名好军官了。”
顿一下,他又问苏泰道:“你家里可愿意让你从戎?”
“愿意。”苏泰点点头道:“俺家里本就是军户,等俺大伯退伍了,俺就接他的班。”
“你们是何世职?”黄珂问道。
“世袭总旗,不过俺爷爷俺大伯都是从小旗官干起的。”苏泰道。
“这也正常。”黄珂笑道:“要是世袭千户,直接从千户干起。世袭指挥,直接从指挥干起,那不乱套了?”
“是。”苏泰点点头。
“他大伯才四十三,且得等到猴年马月。”卢知县忙赔笑道:“到时候三十多了才入伍,白瞎了这么好的苗子。”
“确实。”黄珂点点头,问道:“那依卢知县之见呢?”
“回兵宪,下官以为应该送他进泸州武学,走武举这条路。”卢知县便拱手道:“这也是马十驾马千户,托下官请求兵宪的。”
正如马千户所言,武学没有入学考试,直接就断绝了普通百姓入学的可能。除了袭职的舍人,只有卫所保送或地方官员举荐两条路。
其实马千户和卢知县都写了荐书,差不多就够了,但卢知县还是专门拜托了黄兵宪。这样一是更保险,二是可以让苏泰入学之后得到些照顾。
以及,在立功之后,跟上司提一点他举手之劳的小请求,可以让上司更舒服……何况这还是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请求。
所以说苏录想得一点没错,学吧,深着呢……
“好,你是个称职的父母官。”果然,便听黄兵宪赞许道:“马千户也有担当不贪功,还爱惜人才,这样的带兵人不该早早就解甲归田呀。”黄珂感叹一声,吩咐从人记下‘马十驾’这个名字。
“下官代马千户谢过兵宪大人!”卢知县忙拱手道。
黄珂又问苏泰道:“你读过社学吗?识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