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参观首次预案机动,西北来客

至少,安全一些。

因为轰炸机一旦出动,谁先被斩首,就很难说了。

第三就是通讯链条打击。

也就是刚才陈默提议,用无人机携带干扰系统,让敌方单位雷达和通讯全部瘫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现代战争打击的原则中,只有通讯链条打击风险最小,并且收益最大。

这也是为什么,罗耀武刚才会这么激动的原因。

电话挂断。

罗耀武转身走到会议桌旁,他刚刚激动的神色,明显恢复平静:“刚才陈默提的那个问题,学院马主任最近会联系西北工业大学那边,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

“陆指也会安排代表团,陪同一起,今天飞往爱生无人机研究所洽谈,陈默同志的提议是能够行得通,但暂时无人机型号还没有装备相应的功能。”

闻言,陈默心情谈不上失落,更谈不上高兴。

就是不清楚,集合陆院,陆指,西北工业三所学院所有软件工程师,能不能在短期内,有研究方向的情况下,突破这个技术关隘。

要是能突破,这场演习就好打多了。

装载干扰系统并不难,但眼下的电子系统,能源系统都必须具备升级条件。

否则的话,说再多也没用。

无人机干扰的事情暂时揭过。

会议室正前方,七八平方米的大屏幕被打开,这玩意目前没办法投影作战的画面,而是一个信息命令收集平台。

屏幕分成两大块区域,分别记录随行参谋团和各连下达的指挥命令。

现在的会议室,就相当于演习的导演部。

罗耀武,张津南,包括还留在这里的军区作训部,参谋部,后勤部成员,将根据机动命令,计算整个联合营各连的机动能力,防御能力,战斗组织能力,还有协同效率以及命令结果,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

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

最先发射的手摇式无人机,已经开始返航。

这玩意用来跟随车队提供可视化,纯纯就是鸡肋,飞行距离太短,十几公里就是极限。

在远处转一圈就要操控返航,否则电量用光,在半路上,这些装备就会自行解体。

毫不夸张的说。

为了收回十几架手摇无人机,基地内愣是出动五六十人跑出去,漫山遍野的找零件。

这些人,一部分是执勤的战士,一部分是还没撤完的工程兵,在这凑热闹跟着帮忙。

把信息命令收集平台调试好之后。

罗耀武安排中午饭,送到会议室内解决。

下午一点。

联合营机动到远离基地六十公里的位置。

由军区调动的陆航大队出动,开始针对地面装甲部队进行航拍,配合地面拍摄人员,画面终于传回基地。

开始进行综合实况直播。

这是一早就定好的事情,毕竟,基地只有四架 。

一旦分开,四架可监督不了这么多连队的行动细节。

下午两点。

孝城高炮旅旅长冯红兵,带着参谋长,以及一众参谋团,抵达基地会议室。

包括 ,作训部长李贯夺,陆陆续续过来,参加陆院联合营首次机动预案参观。

,郑师长多少有点生罗主任的气了。

下午三点。

联合营距离基地八十公里时,通用电台内,下达了全体停止前进的指令。

原本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缓慢机动的车队,统一停止。

队形基本没变,依旧是拉长两公里的队列,依旧是坦克营护卫左右翼,其他兵种,包括后勤车队,都在队形中,跟随机动。

出动三个多小时,一共走了八十公里,这个速度不算快,但也绝对不慢。

至少,这么庞大的机动群,机动近百公里,并没有被环境打倒,也没有丢下战车,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通过传回的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

陈默可以清晰的看到,战车内,一名名战士陆陆续续下车。

空中一架侦察直升机开始持续低空,最终悬停在车队上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