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司马仲达

陈瑀方才说的那些名士大儒,哪一个对司马防不是降维打击?

在这些人面前,司马防又哪里敢说自己的学问高深呢?

陈瑀却摇头:“若论对仲山的熟悉了解,我自称第二,恐怕天下就没有人能称作第一了!”

“他专门请您前往荆州,这恰恰说明您的才学当为天下第一啊!”

司马防惶恐到连手都有些颤抖,还是司马懿看到自己父亲被吓成了这个样子后有些不忍,主动与陈瑀搭话:“请问您遍访名士,是为了什么吗?”

“自然是为仲山寻求当世的答案!”

陈瑀出去一趟后,精气神都明显有了提升,真的仿佛是一位有着浩然正气庇护的大儒!

“如今世道纷乱,百姓流离失所,士人也是心中没有可以托付的信仰。我此去,正是为了此事!”

司马懿听说陈瑀要做这样的大事,也是眼前一亮:“如今您要返回荆州去见刘骠骑,难道是说找到了此事的答案吗?”

士人信仰的崩塌,早在王莽篡汉无果后就已经开始了。

后汉二百年的谶纬经论,不过是在上面修修补补。

可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这修修补补了两百年的仁义道德,终究还是以一种极为惨烈的方式爆炸开来。

即便是有郑玄、卢植、王朗这样的大儒在不断想方设法的修补,却终究还是不能找到一个让天下士人都一同信奉的最大公约数。

如今听到陈瑀竟然要去做这样的大事,即便是司马懿都有些兴奋的询问陈瑀,询问他此事的答案。

“本来是没有的。”

陈瑀没有隐瞒司马懿这个正值风华正茂的小辈。

“但随着仲山在汉水旁边,与百姓约法三章后,我明白了!”

司马懿好奇追问:“先生明白了什么?”

“嘿。”

陈瑀问司马懿:“你可知仲山所言的“耕者有其田”这话原本出自哪里?”

“好像是出自《孟子》。”

“对喽!”

陈瑀笑道:“当年春秋战国,虽然纷乱,但却也是无数诸子百家争鸣于天下的盛世!”

“此时此刻,不正如彼时彼刻?”

“我等不能从经学中寻求答案,仲山却能从诸子学问中找到出路,这还不能证明吗?”

“复兴诸子,争鸣百家,如此方为正道!”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