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吴记川饭又来了新员工

她虽也渴望学些有难度的菜,但她也知道自己水平尚浅,用师父的话说,仍需沉淀。

期间双双姐来过一回,她倒是想留下来帮忙,却被师父打发回去了。

嘻嘻!

每每想起此事,谢清欢便禁不住一阵窃喜。

她其实并不介意师父区别对待,只要受到优待的人是她。

吴铭倒没有区别对待,主要是因为没有何双双发挥的余地,只经营一家店,他和小谢两个人足够了。

另一个原因是,吴记川饭已经歇业,她一个厨娘每天来店里作甚?且频频出入卧房,万一教外人见着,难免招致非议。

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客人登门订宴,雅间的预定已经排到五天以后了。

至于开张首日的两桌,一桌已经预留给沈廉叔;另一桌则被欧阳修拿下,身为本店的会员,醉翁享有优先预定包间的福利。

转眼又一日。

今天是宋代的八月二十日,现代的9月 。

趁着休息,吴铭打算把雅间的菜单定下来。

他不对雅间设置低消,小菜一律免费,这些都是蝇头小利,客人随便点两个菜,多的都赚回来了。

店里只吴铭和李二郎两人,二郎连师师的场都不去捧了,一是没钱,二是没这个心思。

他的心思全在眼前这份菜单上,模仿上面的菜名,写了一遍又一遍。

李二郎做梦也想不到,他有朝一日竟能接待天上的客人,这可是祖坟冒青烟的机遇!他虽不曾读过书,却也分得清轻重缓急。

两人各干各的事,同时守着工匠翻修房屋。

至于谢清欢,她早在工匠到来之前先行离店,径往何双双家里洗澡去了,要等入夜后才回来。

“吴掌柜!”

吴铭抬头看去,露出几分笑容:“刘牙郎。”

目光扫过刘牙郎,落到他身后的年轻男子上,莫名觉得有点眼熟。

刘牙郎引着对方跨入店里,叉手行了一礼:“几日不见,贵店竟已大变样了,待翻修罢,生意定当更上层楼!”

吴铭回两句客气话,看向旁边的年轻男子:“这位是……”

对方连忙叉手唱喏:“小的孙福,见过吴掌柜!”

“嗯……”

吴铭轻轻点头,这张脸委实眼熟,这个名字却耳生得紧。

刘牙郎笑道:“孙福原是狄公家里的灶房杂役,前几日狄公离京出知地方,遣散了家中仆役,他因此没了差事。听闻吴掌柜曾为狄公操持宴席,你应该见过他才对。”

“哦!”吴铭恍然,“我是觉得他眼熟,却又不想起在哪儿见过。”

孙福顺着话茬道:“那日有幸见识吴掌柜的手艺,小的真个大开眼界,好生佩服!听闻贵店在招募跑堂伙计,若吴掌柜不嫌,孙某甘愿效劳!”

刘牙郎说道:“孙福进狄府当灶房杂役之前,曾在食肆里干过几年跑堂伙计。家中原有两个姐姐,年前均已出嫁,唯剩一耳聋老母,年事已高。他这些年挣得的钱几乎都给了母亲,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孙福摆摆手道:“我这些年在狄公府上做工,平日里回不成家,不能伺候母亲,只能给些银钱,哪里敢称‘孝’字?”

“你有此孝心,已经胜过大多数人了。”

吴铭嘴上说着,心想刘牙郎这回终于汲取了教训,把背调做清楚了。

既是孝子,品性自然不坏;又曾在食肆跑过堂,有一定的经验;更何况,他之前在狄家做工,懂得如何侍奉达官贵人,让他负责雅间,再合适不过了。

“吴掌柜以为如何?”

得吴掌柜首肯,刘牙郎立刻伸手入怀摸出契约。

在立契之前,还是要把规矩讲清楚:有哪些活计,每日工作多少时辰,工钱几何……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你在此间所见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

ps:我知道大家不爱看现代的剧情,但完全不写也不可能,我只能尽量精简,精简到五千字已经是极限了。差三千字,明天补。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