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吴记川饭

三日前,也即是七夕,他往宋次道府中借书观阅,听王介甫提及众客排队进店的“奇观”,又得知炸鲜奶和鸳鸯饺二味新菜乃七夕“限定”美食,过时便不再供应。

顿觉懊悔不已,亏他住得最近,竟一时不察,错过了眼皮底下的珍馐!

欧阳修越想越馋,断等不到明年七夕,非得一饱口福不可。

忽而灵光一闪,“赠匾蹭饭”之计浮上心头,料定吴掌柜不会拒绝。

至于何时赠匾,欧阳修不愿高调行事,因此特意避开了营业期间,选在旬休日登门,不显张扬。

昨晚差仆从同吴掌柜商定,今日一早,欧阳修便让人将匾额装车,罩上红绸,待午时的钟声一响,一家五口立刻登车,辘辘向吴记川饭进发。

“吴掌柜——”

不消李二郎提醒,吴铭已经看见那辆青幄油壁车,其后跟着一辆带顶棚的小型太平车。

想到即将收获一块“无价之宝”,他的心情便激动得难以自禁。

欧阳辩掀起车窗帘探出头来,隔着老远喊道:“吴铭哥哥!”

吴铭笑着挥挥手。

待牛车在吴记川饭门口停下,醉翁一家依次下车,三人立时叉手行礼。

寒暄见礼罢,上匾额!

今天早上,闲来无事,吴铭特意查过宋代匾额的规制,因此,当仆从从太平车里抱出那方覆着红绸的竖匾,他并不觉得惊奇。

唐宋时期的匾额以竖匾为多,这是因为斗拱在建筑的高度中所占比例较大,相当于房檐柱子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高度,更适合悬挂竖匾,

后历经元、明、清三朝,斗拱逐渐缩小,柱顶到房檐之间的高度越来越低,匾额也因此逐渐由竖转横。

李二郎和那仆从协力将匾额悬于檐下。

这时,四周已围聚起不少好事者。

欧阳修再怎么低调,也躲不过街坊邻居的耳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