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俱大饱口福,正怡然安坐消食,吴铭掐着时机出来唠嗑,询问席间食物是否合口。
“炸鲜奶好吃得紧!”王蘅脱口道,“恨不能顿顿都吃它!”
说着小手支起下巴,眼巴巴凝睇吴铭,幽幽叹口气:“要是吴川哥哥能来我家掌灶该有多好……”
瞧她那小样儿,都不能说是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
吴铭哑然失笑,心说上回还只是让我去你家附近开店,这回就要我去你家里掌灶了,你是会打小算盘的。
他只当未解其意,同王安石夫妇闲聊。
“当——”
坊市深处传来报时的钟响,余音袅袅,回荡于城市上空。
午时已至,李二郎准时开门做生意。
却见门外早已候着食客,竟不喧不攘,有序排队入内。
王安石目睹此景,心头微震:吴掌柜非但厨艺卓绝,治店亦是章法井然,在这市井坊间委实罕见!
见宾客盈门,一家五口便不再盘桓,付讫餐资,起身离店。临行之际,王蘅自然没忘拿上那朵足可乱真的白荷。
五人回到油壁车内,径投乞巧市而去。
恰是饭时,保康门大街上车马行人已疏落不少。
乞巧市间的吃食样繁多,但见识过吴记的画和雕,这些寻常的巧果巧食便再难入眼了。
逛不多时,顿觉困倦上涌。方才吃得太饱,暖意随血液流转周身,催得人眼皮沉坠,用现在的话说,开始晕碳了。
三个小孩呵欠连连。
王安石见状对夫人道:“你带孩儿们回府歇息吧,我去次道兄府上讨几卷闲书看。”
送四人登车时,王安石冷不丁问:“蘅儿,你吴川哥哥今日做的饭菜,滋味如何?”
“自然极好的!”王蘅不假思索。
“既如此,何不据此写一篇《食味小记》?”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