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川饭行会的行老,李铁民自然乐见其成,甚至有意襄助,若吴记能以川饭之名跻身正店,对整个行当都是一桩好事。
吴铭说道:“小店每日帐目皆据实记录,不缺不漏,即便细查——”
李铁民抬手截断:“敢问吴掌柜,上月进了几贯的肉?”
吴铭心头一凛,立时明白了。
李铁民继续道:“我昨日遣人往肉行、鱼行探问,吴记上月肉钱共计一百八十贯,可有错?”
乍一听这数目,李铁民并未往心里去,自家川饭店每月肉钱逾五百贯,吴记一百八十贯不算离谱。
可细问之后,才知吴记采买的肉以猪肉为主,不由大吃一惊!
猪肉素来不为富人士大夫所喜,但凡稍具规模的食肆鲜有不采买羊肉的,然羊肉价贵,一斤羊肉足可买四斤猪肉。
吴掌柜用最贱的猪肉作主料,却能让无数学子、士大夫甘之如饴,这手艺得有多高!
然而问题也正在于此:肉类成本在菜价中大致占比多少,行内人心知肚明,这两个数字显然不匹配。
吴铭也已意识到这点,他每日为两家店采买肉类食材,账簿里却只记了吴记川饭的账,自然对不上。
这话没法说,他只能含糊其辞:“其中一部分肉并未入市售卖,小店不曾从中得利,是以没有记录在册。”
李铁民神情肃然:“既如此,吴掌柜便不该以吴记川饭之名进货,而且,恕我直言,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他已经很委婉了。
若说这些肉未曾入市,那又能去了哪里?总不成真个无偿施舍给灾民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