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琉璃盏

苏轼拎起桌上的茶壶晃了晃,小声嘟囔着:“这店家,也不给客人看茶……”

不多时,吴铭便端上两盘热气腾腾的盖饭,模仿古装剧里店小二的口吻道:“二位客官请慢用!”

得知了二人的身份,他特意多加了点料,将原本三份的量炒作两份,不怕吃不完,就怕吃不饱,怠慢了贵客。

苏轼立时挺直腰杆,苏辙瞬间将担忧抛到九霄云外。

好香!

锅气混着醋香、酱香和肉香扑到脸上,淡淡的辛辣味刺得人鼻尖发痒,口齿生津!

兄弟俩盯着白瓷盘里泛着油光的肉丝,狂咽唾沫。

说是盖饭,可浇头的分量甚至比饭更多,盖满了整个盘面,几乎全是肉,夹杂着少许黑色的木耳丝、嫩黄的姜丝和鲜红的茱萸(?)丝,卖相一绝!

苏轼忽然想起一件要命的事,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褡裢。

苏家并非大富大贵之家,出川北上这一路所费不赀,抵京时盘缠仅剩五千钱,都在父翁手里攥得死死的。

苏轼身上这点“私房钱”是临行前母亲悄悄塞给兄弟俩的,作应急之用。

正是因为囊中羞涩,他才特意找了家不知名的小店,本以为不了几个钱,没想到小作坊下料这么猛,想来这顿饭不会便宜。

罢了,饭菜都端上来了,多思无益,吃完再说。

一念及此,苏轼拎起桌上的茶壶问店家:“有茶否?”

吴铭本想说没有,忽然想起冰箱里有几罐王老吉,仍在保质期内,于是说:“只有凉茶。”

宋朝也有凉茶,乃常见的消暑饮品。

苏轼颔首道:“凉茶也好,东京真够热的,正好消消暑气。”

吴铭回到后厨,从冰箱里取出两罐,本想将原装的王老吉带给二苏,结果“哔”的一声,门上弹出报错信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